第162章 李逵是个好孩子(1/2)
“九十七万贯!”
统计拍卖所得很简单,当天就得到了结果。当刘葆晟得知,仅仅靠着一次经营权拍卖所得,将手握将近百万贯的财富,这一刻,快要成为国丈的刘葆晟也难掩心头的激动。
刘家顿时有种生发了起来的假象,随后刘葆晟做了一件自他当家以来最大的一次败家——发钱。
刘家奴仆,亲卫,见者有份。甚至连史文恭都分到了两百贯的红包。
当然,这钱也不全是刘家的,其中一半是百丈村李氏的,就是李逵的私房钱。
将近百万的财富,就连刘葆晟都不敢让人经手,他决定,不日之后,立刻启程出发去京城。一来,找机会见一见女儿。而来,他也存着结交京城的世家,还有拉拢些父辈的关系,多少年没有走动了,如今刘家起势了,是该走动走动了。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话虽然说的人情薄凉之极,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不全面。财富虽然能够让人抬高自身的实力,但如果没有一大群人的簇拥之下,也就是个暴发户的境界。只有一大群人的利益被捆绑在一起,才能成为势。
人多,不见得一定势众;但势众,一定要人多。
“人杰,老夫蹉跎一生,临了孤注一掷,被人说成失心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如今,刘家看着要发迹了,但还是险象环生。家里没有臂助,四女的几个姐夫都不成事,无法给她任何臂助。眼下情况虽有好转,但老夫实在不敢让他们几个去京城了。”
刘葆晟忧虑的说着家门不幸。对他来说,身边没有可用的人,就足以糟心了。倒是李逵不错,刘葆晟看着也顺眼,可问题是这猪连自己送到嘴的白菜都不拱,忒气人了。
也怪自己,老五才十岁出头,想要靠着色相把李逵的魂魄勾住,确实有点难。
既然要把事情办敞亮了,就不能舍不得,李逵开口道:“穷家富路,既然刘叔亲自去京城,带上六十万贯去,剩下的托人带去沂水县,交给我三叔公。工坊的事不用刘叔挂念,百丈村李氏是讲信用的。”
“贤侄……”刘葆晟感动的眼眶都红了,好在他理智尚在,没说出‘患难见真情’之类的话。但这份恩情,他不会忘。
他甚至担忧李逵让他带走了大半的钱之后,雪花盐无法加工。
“贤侄,钱都给了我,万一耽搁了制盐岂不是?”
李逵咬着牙,像是吃了多大亏似的,道:“挤一挤,应该够了。”
把堂堂将军给感动坏了,刘葆晟恨不得把李逵绑了将女儿送他房里。要不是没有信心擒住李逵,他早就想这么干了。
离开的时候,刘葆晟拉着自己的小女儿,交到了李逵的手上:“老夫托人将小女寄养在学士家里,以后还需贤侄照应。小女就托付给贤侄了!”
在码头上,李逵一脸懵逼的看着伤心欲绝的刘清芫,有点想要跳河的冲动。早知道刘葆晟会拿女儿抵账,他说什么也不会把刘葆晟感动成那副样子。
好在,刘葆晟早有安排,女儿养在苏轼家,至少不会跟在自己身边那样,惯的没大没小。
一连好几天,李逵闷在了衙门里不出门。
唉声叹气的哀叹时运不济。
这一日,让他更憋屈的是王朝云带着刘清芫进入了衙门,然后……他差点多了个师姑。
把他给吓得,差点不辞而别。
最近几日,衙门里颇为平静。主要是苏轼带着儿子高俅下乡去巡视了。如今的颍州,说是龙潭虎穴也不为过。可惜,李逵和李云自告奋勇要保护苏轼一路平安的念头幻灭了,自从来了史文恭之后,似乎苏轼也不大喜欢用两个半大孩子当保镖。
毕竟,史文恭要长相有长相,魁梧高大,穿上了铠甲,宛如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带在身边,极有安全感。
甚至高俅的卖相在苏轼面前,也不太好使了起来。
李逵终于明白,他的师祖是个颜控。
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