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谋定天下之扶明 > 第七十二章 一窟成

第七十二章 一窟成(1/2)

目录

东江这边的海盐正式出售,日产海盐五百石,一月便是一万五千石。

这数量虽说算不上很大,但是好歹也是每月十万两银子的生意,而且利润奇高。于是,江南、山东等地的海商纷至沓来。凡是海商,基本都是士族,家里不仅要有钱,还要有权。

自从隆庆年间开海禁后,大明沿海之地都有大量海船外出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贸易。随着海商的兴起,海盗也必然兴盛起来。钱财是远洋船队的基础,权力却是远洋船队安全的保证。

一旦有不开眼的海盗抢了大族的商船,士族们便会立刻利用影响力,调动大明水师进行报复。所以海盗们一般碰到海商,得先问清楚了,凡是士族的商船,交点辛苦费也就放过了。如果有钱无权土豪的船队,直接杀人抢船没商量。这也符合士族的利益,土豪们没法来分海商这杯羹。

海商们的到来,给东江带来了大量的粮草。有了足够的粮草做后备,东江这边的流民也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打猎捕鱼了。

在杨存仁的组织下,流民们按照亲族、乡里组成一个一个的团体,每日领取足够的粮食后,便一门心思的开始屯田。

在王启年的建议下,毛文龙颁布命令:“无论谁开垦多少荒地,凡是耕作满三年后,土地永久私有”。这条政令一出来,中国人数千年来对土地的眷恋表露无遗,流民们全部开始疯狂起来。皮岛、云从岛、大小长生岛之类的岛屿上面,流民们一个个都在拼命的开垦荒地。 有了土地,就有家,就能子孙万代的生繁息下去。

数月之间,流民们硬是在东江诸岛上开垦出荒地二十万亩。以此时的耕种能力,江南等熟田亩产粮食约三石。东江这边是新开垦出来的荒地,即使按亩产一石来算,一年下来也有二十万石,加上海盐换来的粮食,今年的粮草基本已经有着落了。

辽南等地,经过建奴的数次屠杀,大族已经所剩无几,大量的土地也随之变成了无主之地。

东江以海盐为诱饵,给出的待遇也相当的优惠,第一年不收租,第二年一成租子,第三年开始,收二成租子。引诱了大批江南士族前来屯田。

根据杨存仁的统计,辽南等地本有良田百万余亩,其中无主荒地六十万亩。东江拿出了二十万亩用来招租,剩下的四十万亩留着将来自己耕种。此地的地租本来就很划算,又有东江的海盐配额做诱饵。旬日之间,二十万亩土地便被江南士族认购一空。

此时,大明江南等地人口众多,加上西北匪乱,饥饿难耐的人们纷纷背井离乡逃亡江南。江南士族们倒是不用担心人手问题,纷纷搜集外地难民与本地破落户,累积到一定数量后,便一艘大船运来辽南。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资和农耕用具后,这些人便埋头就开始耕作起来。

可以说,随着海盐的出现,东江困顿的形势完全改变了过来。有海盐、人参、貂皮等筹集军饷。有军屯、民屯、商屯来提供粮草。有被建奴欺压的汉民,主动提供兵员。一时间,东江一扫过去苟延残喘的悲惨形势,开始出现如日初升的苗头。

东江这边的牛人,基本都是武将出身,毛文龙也好、陈继盛也好、毛承禄也好,都没有功名,直接从军伍之中爬上来的。大部分士族都只当毛文龙是个割据一地苟延残喘的军阀而已,注定某一天就被人咔嚓掉的。没有前途,自然不会重视,更不会在他身上下注。

以往东江只有人参貂皮等产出,海商们也把这边当成平常的货物购买点,一年派船过来跑一趟买卖就完了。派出的人员基本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人物,能派一个大掌柜过来,就是算给了东江天大的面子了。士族的家主、直系前来拜托,你只是个武夫而已,咱们文人怎么能放低身份来和你打交道呢。

帮助东江扭转形势的同时,王启年也有很大的收获。随着东江形势的扭转, 各地的士族便也开始关注起东江来。这边有钱,有粮,有兵,搞好了是封王之资,搞不好也能出个李成梁,很值得赌一把。

本来还在自重身份,需不需要折节去讨好一个武夫。听说岛上有个举人出身王启年,虽然没有官职,但是在岛上也是一言九鼎。前段时间还名动天下,建奴皇太极都亲口证实过的。既然是文人,又是名士,自然算的上同类。于是纷纷派遣直系子侄前来皮岛,名义上是买盐或者租地。实际上是想和王启年结交。好在东江将来的利益中谋取一席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