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党校同学(2/2)
“我回国前,就在哈佛大学出版过三部学术著作,最初还是美国人想要为我评职称。哈哈,当时接到了燕京党校的邀请,要我做客座教授。当时我就想啊,都回自己家了,还做什么客座教授,岂不是太外道了
于是我也没客气,就提出一个条件,客座教授就没有必要了,那东西不是正式的职称。要是给我一个副教授的职称,我就士为知己者死也行了!”
大家都大笑起来,没想到,这个小刘教授还是蛮好交流的。之前大家并不认为是刘枫太忙,而是觉得这家伙有点狂妄,不一定是恃才傲物,没准是因为后台够硬。
其实刘枫没有说,当时聘请刘枫的条件更优惠,只是刘枫没有接受罢了。八十年代的华夏,经历了几十年的西方世界的封锁,很多东西已经落后太多。
当时国家不惜动用当时极为瘠薄的外汇,换取大批的公派出国留学名额,就是为了人才储备,和世界先进的知识文化衔接。当年的很多留学生,都一去不复返了,当然,像刘枫这样学成回国的也不在少数。
这一段时期的华夏,对人才的渴求,用望穿秋水都不为过。大国崛起,没有相当的先进科学技术,没有各学科学术上的领先,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在刘枫获得博士学位后一周,就接到了相关人士转交的邀请函。那时候国内的条件和美国很多研究机构给予的条件,根本就没得比,刘枫还是义无返顾的回来报效祖国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老校长才对刘枫另眼相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拒绝百万美金年薪的。视钱财如粪土!这就是有关方面在对刘枫进行政审的时候,给予的评价。
程艳秋一直是做青年工作,目前是云梦省团委副书记,看着这个远比自己手下还要年轻的小家伙,还是有一点不舒服。
她笑着问道:“小刘教授,不是说你现在已经离开了燕京党校了么这个可是违背了你的承诺呢!”
刘枫就是一愣,其实并没有什么承诺,当时的聘请几乎全部是燕京党校主动,刘枫反倒是推拒了很多的优惠条件。这个同学貌似有一点吹毛求疵的癖好,只是不知道她在工作中是不是也这样。
刘枫故意幽怨的叹口气:“所以喽,这不一有事情就被抓壮丁,有时候连薪水都没得,偏偏咱还没有理由拒绝。谁让咱当年签了卖身契呢”
大家哄堂大笑,这个年轻人,倒是很风趣。程艳秋心中的疙瘩似乎也随着笑声不翼而飞了,看来,这个小家伙倒是有一点真材实料,否则以燕京党校的师资力量,何至于让他来授课
龙江省北东市商业局局长赵立军,是后备班里的三个处级之一,他已经33岁了。身边都是一些年轻的厅级副厅级,就连这个小家伙都和自己一样的级别,让他有一种危机感。
因此他对政绩的渴求也是最为旺盛的,赵立军曾经研究过刘枫飞履历,那可是一个经济建设的奇才,只是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水分。不过想到他被临时充任高级干部扫盲班的任课教师,应该是有真才实学的。
赵立军看向刘枫:“刘枫,听说你以前就是承担后备班的教学任务,不知道那时候你主讲什么”
“刚一回来的时候,是主讲《当代世界经济》,嘿,那时候的教导主任很怕我会说错话,连续跟班一个月。每天来我的课堂上听课,生怕出现问题,那时候他可是紧张的很呢!”
大家再一次笑起来,任谁也想象得到,这样一个小年轻,给一帮三十多岁四十来岁的人授课,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来燕京党校培训的,可没一个是年少无知的初哥,那都是在官场上磨砺多年的干部了。
三沙省团委书记岳庆峰,是后备班里三个正厅之一,今年37岁。看着面前这个比自己小一旬的年轻人,忽然感觉自己有点老了。按理说,三十六岁就提拔为正厅,在华夏当今的官场,已经是年轻的过分。
之前的华夏官场,很多都是老干部坐镇,这些人有的早就超过了政策年限。但是很多人都曾经在红sè年代被打倒,按照他们的话讲,那是失去的十年,如今要补回来。
不得不说,这一批老干部绝大多数没有对高官厚禄的龌龊想法,更多的是想为祖国奉献最后一点光和热。所以,大多数下面的班子,都是以老带新,其中七成甚至更多的老干部,只有少量的新人。
随着老人家带头离开工作岗位,大批的年轻人被擢举提拔,这三四年大概是华夏官场更新换代规模最大的。岳庆峰就得益于此,这一次培训过后,他将会出任海角市市长,如果运作的好,书记也有可能。
实际上培训班里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和刘枫相比,自己的确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