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兴远县的乡村(2/2)
下乡刘枫是一如既往的轻车简从,只有一台禹龙suv,只不过车上除了陈波、李娜,宣传部长王玉燕也在座。一连几天的时间,刘枫他们都是早出晚归。
幸好这台禹龙suv越野能力一流,否则就兴远县这种遍地是路却又偏偏无一处是路的情况,一般的车还真的是无法行驶。很多乡间土路,都是从地垄沟穿过去的,车子走在上面,就像是在过楼梯,只不过这楼梯是水平的。
刘枫发现,这里的农村耕地的确足够肥沃,面积也足够宽阔。这里早年间是人烟罕至的,是各种野生动物的乐园。就是现在,禹龙suv行进在荒郊野外,还可以经常看到野生动物的身影。
幸好有陈波提醒,早早的让人从江那边买回几副俄罗斯军用望远镜,大家一路上欣赏那些野兔、马鹿,偶尔居然还看到了一头野狼,远远机jing的盯着这台车良久,方才长嚎一声,转眼间钻进丛林。
兴远县的乡间常常会有沼泽地,这里是湿地环境,是三江交汇的冲积平原。土地辽阔肥沃、空气清新、水质纯净、资源丰富,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县属面积..平方公里。
兴远县现有耕地面积17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公顷,是兴安省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最多的县份。为了填补这里人口短缺的问题,也是为了屯垦戍边,建国后这里先后成立了几个农场。
这里的农场都是半军事化管理,最初的一批农场干部职工,实际上都是军人,后期就有上山下乡的青年学子充实进来。只是随着十几年前的返城大cháo,这里的知青已经没有多少了。
现在农场的民兵训练,也要比地方上强太多,农场的场长骄傲的说:“我手下的民兵,和一般的非执勤系列军队演习,都未必会落下风!”
刘枫的确是见识了民兵的强大,不过这些对于眼下的兴远县来说,于事无补:“场长,如果县里成立几个工厂,不知道农场能不能支援一部分员工”
刘枫现在最犯愁的就是劳动力短缺,兴远县的城镇人口太少,想要干点什么都缺人。此时他都有点羡慕王志坤了,川渝市的人口密度可是相当的大,那里人没事干,整天闲的“血战到底”、“血流成河”,还有扑克牌赌局。
“进城”场长用几乎是蔑视的眼神看向刘枫,“刘书记,别的地方农场职工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是我手下这帮家伙,想让他们进城,嘿嘿---”
“进城务工不是比这里强吗”
刘枫对于这个很不理解,但是现场兴远县的几位干部都没有出声,场长笑道:“刘书记,如果说内地的大城市条件好我信,我的员工也信,可是就兴远县的条件嘿嘿---”
王玉燕几人有点脸红,自己几个城里人居然被农场的农工给笑话了,这个实在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刘枫走访了几户农工,这才发现问题的根源,这里的农工一年只有四五个月的时间务农,剩余的时间都是清闲的很。
就象现在,马上就要开始猫冬了,长达半年时间的清闲。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烧柴,充裕的口粮,冬天的农工是最安逸的:“进城”这位叫李峰的农工翻个白眼:“要是请我进燕京城还可以考虑考虑,兴远县么没兴趣。”
说着话,李峰领着县里一帮客人参观了自己的家,仓子里堆满了粮食,院子里是刚刚收获的玉米、大豆还有其他的杂粮,像小山一样,比刘枫在单于乡小半个村上的收获还多。
后园养着四头猪,一头四百来斤的大肥猪将在上冻后宰杀,那头二百多斤的会在五一前后宰杀。也就是说,李峰这个冬天除了一些小零碎需要购买,其他的早就准备齐整的。
至于烧柴,十几垧耕地上的收获,只需要一小部分,就足以让他五间房一冬天保持足够的热度。这里的农工,李峰家的条件还不过是一般般,有的农工家里的装修甚至比刘枫的常委小院都豪华。
难怪这里的人不愿意进城了,正是这里的条件太过优渥,就像当初的明朝,后来的满清。当时的统治者满足于自己安逸的小农经济,感觉自己已经是天朝上国了,生活足够充裕,才闭关锁国,远离了当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大cháo,使得华夏第一次走在了世界的后面。
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但是刘枫看着兴远县农民和渔民的一幕幕,几乎就是当年的翻版,只不过是微缩版本罢了。刘枫为这里农民的愚昧落后感叹的同时,更是对兴远县的干部怒其不争。
老百姓不了解世界大势也就罢了,堂堂的国家干部,很多还都是大学毕业生,就像身边的陈波,居然也会不思进取,这就是不可饶恕的错误,是兴远县落后的渊薮!
不过从这几天的接触看来,无论是工农兵大学生李娜,还是老三届大学生王玉燕、,乃至八十年代中期毕业的大学生陈波,他们的眼光和见解,并不是刘枫想象中那么落后,这么说来,唯一可能就是兴远县没有让干部开拓进取的环境。
这种情况是很严峻的,就像当初的嘉鱼县,那里也是这样。那里的高盛、裴文华乃至老县长都足够优秀,但是就因为没有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土壤,才导致在单于乡形成了一个类似于放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