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镗床检测(2/2)
技术员大声地报出了检测的结果,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马胜凡欣喜地跑到林振华身边,用满是油污的手拍着林振华的肩膀,说道:“太好了!简直是太好了!”
林振华因为刚从北京开会回来,身上穿的是一身新西装让马胜凡这一拍,西装就变成了抹布了。不过,林振华也没有介意,只是笑着问道:“马厂长,这个指标意味着什么,我可不太懂啊。”
其实,林振华对于机床精度之类的指标还是有所了解的,他不知道的,只是这个指标相对于鲁机的意义何在。看马胜凡这个高兴的样子,估计应当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吧。
马胜凡道:“我告诉你吧,深孔加工的孔距误差,我们过去差不多要到0.05毫米,现在缩小到0.02毫米,这可是了不起的事情啊,我们的产品一下子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了。国内从德国进口的精密镗床,也不过就是这个标准而已啊。”
“祝贺你啊,马厂长。”林振华说道。
“这个功劳可得归于咱们卫老师。”马胜凡说道,他一边说着,一边向正在操作台前和操作工探讨控制指令的卫景文喊道:“卫老师!过来说话吧。”
卫景文呵呵笑着走了过来,和林振华打了个招呼。马胜凡拉着卫景文的手说道:“卫老师,多谢你啊,你搞的自动补偿机制,实在是太好了。”
“还不行,还没有达到我理想的状态。”卫景文也不知道是谦虚还是自负地说道。
看到林振华迷惑的样子,马胜凡比划着给林振华介绍起来:
原来,镗床的深孔加工精度,一直都是困扰鲁机的一个重大技术难题。镗床加工的深孔,有时候可以达到一两米深,这就相当于要把一把镗刀从主轴箱伸出去一两米,再进行加工。镗刀轴伸出去太长之后,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变形,其中主要是由于自重而带来的下垂,工厂里把这个叫作镗刀的“低头”现象。
镗刀原本是对着镗孔的中间线开始加工的,一旦出现“低头”,就会导致加工出来的孔偏离了正确的位置,这样加工精度就受到影响了。
在过去,遇到这种情况都是靠镗床操作工的经验来进行修正的,比如说把主轴箱的位置调高一点点,这样镗刀“低头”之后,就正好落在正确的位置上。但这种人工补偿受操作工个人能力的影响太大,精度不够稳定。
卫景文带着他的电子团队,在进行了大量的实地测量之后,开发出一套自动补偿机制,它是靠机床上的芯片控制,根据镗刀伸出去的长度,自动地调整镗刀轴后面滑枕的位置,用以补偿镗刀的“低头”。刚才的测试表明,这套补偿机制发挥了作用,镗床的加工精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看来,我们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啊。”马胜凡感慨地对林振华说道,“原来我们不懂数控,补偿精度的办法就是加垫片,充其量也就是加根支架把镗轴撑起来。卫老师他们用个什么程序,一下子就解决了,实在是太神奇了。”
林振华笑着说道:“我刚才和岑经理聊,他说我们要学的东西也很多啊。鲁机的生产经验,是我们所缺乏的,这次通过和鲁机的合作,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呵呵,什么你们我们的,咱们现在是一家了。”岑右军在一旁笑着说道,“下一步我就打算把浔阳的班子都拉过来,全面地向马厂长以及鲁机厂的师傅们学习,争取拿出更多的新产品来。”
马胜凡道:“好了,今天的测试就到这吧。老王!”
技术科长王海胜应声而到:“马厂长,有什么吩咐”
“你把有关的资料整理一下,我先带林经理和岑经理、卫老师他们去吃饭,你回头带着工人们一起过去。”马胜凡说道。
“好咧,马厂长,你去吧。”王海胜答应道。
马胜凡拉着林振华道:“走吧,林经理,今天咱们是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