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Event(1/2)
几乎占据一半视野的圆周,在蓝天上缓缓旋转。
有时候会有一道直线贯穿圆周的中心,并且继续延伸下去,像是要贯穿天空与地表一样。
这个巨大的圆周与直线,完全由真正的圆周与直线构成,丝毫没有厚度和宽度。这一点作为纯粹的知识,敷岛浩次也是知道的。但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并不是很清楚。分子也好,原子也好,或者是更基础的构成物质什么的也好,基本上所谓物质不都是因为具有大小才能称为物质吗?
光。如此说来,光子有直径吗?敷岛试图回想。有波长,有能量,应该没有质量。因为似有质量又没有质量乃是光子能以光速移动的必要条件。既然没有质量,自然也就没有大小吧。偏离人行道的思考悬在半空。
敷岛站在悬崖边上,抬头仰望这幅景象。这不是电影里的某个镜头,也不是地球外某个行星的景色。既不是载入辅脑的虚拟空间,也不是——这里加个限定吧——敷岛做的梦。
他觉得思考奇怪事情的人是无穷无尽的。
敷岛也会去想,但如果可以的话,他也尽量不想。
敷岛也会反省是不是纯粹因为自己上了年纪,跟不上技术发展而牢骚满腹,但似乎也并非如此。归根结底,这近似于他心中的伦理问题。什么都可以做,和什么都做过了,终究是不同的。说到底,这时搬出伦理之类巨大的概念,难道不是已经宣布自己确实跟不上时代了吗?敷岛露出苦笑。
“呀——”
敷岛的呼喊收到了回应。或者是为了要回应,而让敷岛呼喊的。回应的声音也近似于某种虚无,就像是飘浮在空中的圆周一样,似乎并非敷岛以往所听过的声音。
“无法再与北美西部中域维持连接了。”
回头去看声音的来源没有任何意义。既然有些东西能够以无体积的方式存在,那么就算存在某种不依靠疏密波而传导声音的物质,也同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这样的地方,即使有人说自己才是声音,对方是鼓膜,也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山姆大叔吗?”
“看来你有想法了。”
任何巨型智慧都有想法。换言之,人类自然也有。
“说是想法,也就是类似于用右旋台风去撞左旋台风、将之成对消灭的计划。”
“很有同感。不过聪明人所想的事情,像我这样的人并不太明白。”
“彭特考斯特 [9] 二世说了什么吗?”
“虽然在喊着要绝罚 [10] ,不过按照以天主教总部势力自傲的巨型智慧所说的意思,时间束理论还不太能说服专业巨型智慧。”
“建御雷 [11] 呢?”
“跟随五角大楼的判断似乎没有变化。”
“不想再有第二次事件了吧。”
敷岛开始在悬崖边缘走出小小的圆圈。感觉自己宛如被困在信息素迷宫里的蚂蚁。
“山姆大叔有多少胜算哪?”
“要看根据哪种理论进行计算。打算采用哪种时空构造,他借口说是机密,不肯说。”
“会不会用了沙曼荼罗什么的。”
“圣菲确实是沙漠,不过可不是你想象的那种沙漠。”
虽然不是这个意思,敷岛也没有反驳,继续在假想的圆上转圈。他小心注意不要望向上空不停旋转的圆周,朝上指了指。
“那个不是在计算胜算吗?”
“验证是在进行,但那只不过是实验的一环而已。人类方面上周提出了可以在局部进行时空计算的理论,所以连那个一起在验证。”
“那个理论有希望吗?”
“是说对人类,还是对我们?”
“对你们。”
“唔,虽然说等同于儿戏一样的东西,不过小孩子的涂鸦常常也会打动成年人的心。”
这是在戏弄自己吗?敷岛停下了脚步。然后他又想到巨型智慧戏弄人类本身是不可想象的,就像自然现象不可能戏弄人类一样,于是又继续走起来。那是即使不断想起也很难理解的概念。我们的孩子们,会把这样的概念视为理所当然吗?
“我想坦率地问问你的见解,圣菲研究所的山姆大叔,正在进行的时空再统合计划的胜算有多少?”
“零。”
“这是概率性的,还是组合性的?”
“有限个解是存在的吧。我们能够回归到时空粉碎之前时空的解。但是其他无限个解的可能性不允许我们选出它。用无限分割有限,概率即为零。它会失控,把北美西部中域一起拖下水。”
原来如此。敷岛停下脚步,重新抬头去看头上盘旋的圆。
通讯的最大速度?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光速决定了它。因为不存在超过光速的速度,因此通讯有最大速度的限制。
与此相似的问题是,计算的速度上限在哪里?
尽管两者提问的形式相似,但要回答后面这个问题却很难。首先所谓计算是指什么,这一点还没有获得共识。
早在上上个世纪人们就指出,年年不断高速化的cpu,将与电子尺度相冲突,达到其上限。人类创造的东西,一旦嵌入模型,就有无休无止地成倍增长的倾向。由于宇宙本身并没有参与到那样的过度繁殖游戏中来,所以会存在某种界限,脑袋撞到天花板上。如果撞的早,长个瘤出来也就完了,但势头太猛的话,搞不好脖子都会撞断了。
由于计算的过程建立在通讯的过程上,所以光速之壁挡在这里。任何东西都无法超越光速,所以只能缩短通讯距离。虽然在想象中可以将通讯距离缩短到极限,但在物理上存在界限。人类只能处理电子的世界。在这个层次上,要进行准确的计算,面临的敌人是热量导致的波动。
即使能够自由运用无限的能量,也还有受到不确定性支配的普朗克尺度的世界等着。这里登场的量子波动,没有办法对抗。计算过程受到光速与不确定性的夹击。它们就像是计算速度的天花板和地面吧。
人类一直盯着不确定性这块地板,而通称所谓量子计算理论则是迎头棒喝,道破它实际上是朝上的底。于是人类又破开了一堵墙,计算速度朝着更加高速化跃进。
然而根本的问题并没有显出前进的迹象。所谓计算,以及所谓算法,到底是什么?这一朴素的问题,与速度界限分道扬镳,被丢在了原地。
实现了一个成就之后往往想要回头看看,这是人之常情,于是作为有史以来不知重复了多少次的回顾初心的科学家们,围绕这个问题,重新开始了论战,但并没有得出十分吸引人的意见。显然不可能存在以无限速度完成计算的算法。一般而言,算法总会需要步骤。只要处理间隔不能做到无限小,无限高速的计算就不可能实现。然而间隔变得无限小,所有步骤也就成为一体了。虽然微分运算确实是那类操作中的一种,但所谓微分,实际也是速度本身。
如果存在没有步骤的算法,那么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速度无限的计算。但是那样的东西既无法按次序追踪,而且也不能再称之为计算了吧。最快的算法也是算法,因此,必须有着大于0的有限的最小步骤间隔。
所以,追求计算速度,将粒子的微型化推进到极限的人类与电子大脑们,尽管获得了量子计算这一强大的武器,但还是没能跳出算法这一框架。人类可以将现有的算法通过并行处理实现高速化,但依然存在界限。
除非考虑一种不存在计算过程的计算。
“然而,那样的过程是存在的。”
带着孩子般的天真如此宣布的,是当时号称最大规模的电子大脑,神父c。
“自然现象正是那样的计算。此时此刻,那样的计算依然在运行着。”
神父c的话被当作笑料,没有人认真对待。然而现在人们却意识到那番话十分接近真相。
如果这是辅脑中的世界,那么辅脑所能识别的辅脑自身的时钟频率,就是世界上最快的计算速度。在电子大脑中组装起来的电子大脑所进行的计算,只是多套了一层而已。用计算机之类的东西在自然中进行计算,就是多套了一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