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简读中国史 > 第四十七章 要吞并大英帝国的缅甸

第四十七章 要吞并大英帝国的缅甸(2/2)

目录

上一章我们讲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源,除了英法等国要扩大侵略权益这一根本原因之外,还有“面子”因素,一个是“反入城”斗争,另一个是所谓“公使驻京”问题。如前所述,咸丰皇帝宁可放弃全部海关税收“赐”给外国,也不想接受公使驻京。

而第二次英缅战争的导火索之一,同样是有关英国公使进驻缅甸的争执。

《扬达波条约》中明确规定英国向缅甸首都派驻公使,同时缅甸也向英属印度派驻使节,以利外交交流。缅甸国王对这一条极为抵触,原因与中国相同:互派使节就等于承认英国国王与自己地位平等,这是缅王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因此,第一次英缅战争之后,缅甸一方面竭尽全力砸锅卖铁向英国人赔款,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拒绝让英国公使进驻缅甸首都。

为了能让缅甸接受英国驻缅甸的使节,英国人费尽了心力。1826年,英国派出了约翰·克劳福德(john crawford)前往缅甸首都阿瓦谈判这一问题。

缅甸国王纡尊降贵地“破格”接见了他,不过却特意选择了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就是“悔过日”(也称“卡多”即“kadaw”日):这是缅甸国王接受地方上的头人进贡并请求国王宽恕的日子。缅王在这一天接见克劳福德,可以自欺欺人地理解成英国人是在向缅王进贡,并承认以前的错误:“那天,国王的一些封臣照例都一齐前来纳贡。而总督送来的官方礼品也被说成是该总督臣服于‘黄金之足’,并对以往的过错乞求宽恕的象征。” [15]

这一安排与中国晚清的外交手段非常相似。在后来同治皇帝不得不接受外国公使进京并考虑公使觐见事宜时,故意把接见地点安排在中南海紫光阁。因为这是中国皇帝传统上接见“贡使”和“外藩”的地方,这样一来,外国使臣仍然是被当成了“贡使”。 [16]

经过重重波折,缅王终于同意英国人在首都设立大使官邸,然而这个官邸的位置不合常理,设在一片很容易被水淹没的沙滩上:

当他到达缅都的时候,缅廷竟不顾他的职位,指定给他在一片沙滩上的一幢房屋作为驻所。在雨季中,伊洛瓦底江泛滥,这个沙滩就被淹没在数英尺深的水中。他向加尔各答当局申诉说,他所受到的待遇“不是英国绅士,或说得更广泛一些,不是任何一个普通英国人所应受到的”。

……当时,个个驻扎官都在缅甸首都搞坏了身体,这成了孟坑陈腐的笑柄之一。 [17]

缅甸人洋洋自得,认为这样一来自己就扬眉吐气了。第二年年初,印度政府撤销驻缅使馆,从而断绝了和阿瓦朝廷的外交关系。

当然,使节争端只是第二次英缅战争的一个小小前奏。与面子上的争执相比,英国人更难以忍受的是缅甸人试图推翻《扬达波条约》。

东方民族对条约的尊重往往并不坚定。咸丰君臣在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时,曾明确宣称签署条约不过是为了退兵而采取的权宜之际。负责谈判的大臣桂良也对皇帝说,签约只不过是“暂藉和好之说,迅速了结为得计也”,假借谈判,把洋人打发走了事。所以外国人走了之后,随时可以推翻:“此时英、佛两国和约万不可作为真实凭据,不过假此数纸,暂且退却海口兵船。将来倘欲背盟弃好,只需将奴才等治以办理不善之罪,即可作为废纸。”如今我们和洋人谈的这个条约,皇帝您别当真,这只不过是咱们哄他们退兵的招数。等他们走了,您就假装治我们的罪,说我们谈判时没听从您的指示擅自签约,这样条约不是一下子就变废纸了吗?

缅甸人也一样认为,已经签订的条约是随时可以翻脸不承认的。

1837年年初,孟既国王被他的弟弟孟坑发动政变推翻。孟坑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扬达波条约》无效。理由呢?很简单,新官不理旧账,这个条约不是他签的。

1837年6月,孟坑王召见伯尼,谴责英国侵占缅甸领土,宣称他过去没有看到过《扬达波条约》的全文,英国人也没有同他缔约。因此,他不理会《扬达波条约》。 [18]

这种态度当然是英国人难以接受的。第二次英缅战争终于爆发,战争结果是缅甸半年之内就丧失了大片国土。1852年年底,英国单方面宣布吞并下缅甸,将缅甸的一半国土吞入口中。

第二次英缅战争之后不久登基的曼同王,是一个力图有所作为的国王。为了保住缅甸的“球籍”,他在国内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但是缅甸的改革力度不够,完全达不到扭转缅甸国运的程度。更何况缅英双方在此时又因鞋子问题而宣布断交,这再一次让缅甸国势落入危险之中。

和中国一样,缅甸的外交史上,礼仪之争也漫长而激烈。中国和外国的争执是三跪九叩,而缅甸人争执的主要焦点是鞋子问题。鞋子在东南亚国家通常被视为不洁之物,缅甸人要求英国人见缅甸国王时必须先脱鞋,然后跪拜。然而1830年来到缅甸的白尼却拒绝这样做。

白尼坚决反对脱鞋,并明确表示:这是缅甸官员“借羞辱和贬低英国人的人格来提高他们王的地位和满足他们自己的傲慢和虚荣心的一种手段” [19] 。

如同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前与中国方面为行礼争执了一个月一样,英缅双方为脱鞋这件事争执了将近两个月,最后达成妥协,缅甸方面允许白尼可以穿鞋走到宫殿的台阶前面再脱鞋。

在曼同王统治时期,双方因为鞋子问题又起争执。“1873年英国威尔斯亲王到达印度。缅甸大使晋见时穿着靴子,坐在椅子上。随后,英国提出,今后英国大使晋见缅王时不再脱靴子;从此曼同王再不见英国使臣。” [20]

这件事导致英缅断绝了外交关系,不再有沟通的渠道,双方关系越来越恶化,不久终于发生了第三次英缅战争,并以缅甸的完全失败而告终。从此缅甸作为一个独立国家不复存在,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因此,晚清中国的对外反应并不是独有的,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上,也能找到很多例子。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