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找到持续行动的张力(1/2)
如果把思维比喻成一条河流,一条河要流动起来,需要有3个条件:
1 河流落差产生的张力;
2 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
3 不断补充的源头活水。
如果没有落差,河水就会停止流动;如果没有河道,河水就会失去方向;如果没有源头活水,河水很快就会枯竭。
其实,人的思维发展也是如此。张力就是目标,河道就是行动的方法,源头活水就是与现实的接触。
如果没有目标,人就不会有行动的张力;如果没有方法,目标就只会制造焦虑,而不会引发有效的行动;如果没有跟现实的接触,思维就会变成头脑中僵固的规则,而不会有什么发展。
所以,我们的课程也会从目标、方法和与现实的接触三个方面来讲怎么发展自己的思维。今天我们先来讲讲目标和张力。
什么样的思维,能够产生持续行动的张力呢?对改变而言,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改变很难持久。
曾有一个读者写信跟我讨论改变的事。她已经颓废了一段时间,为了让自己不那么颓废,有一天,她发誓要改变自己。
她说:“当天,我就制定了满满的计划,一项项高效率地完成了。第一天,我很开心。第二天下午,我觉得有点累,没有完成当天的任务,我很沮丧。第三天,我又开始拖延,当天一项任务都没有完成。第四天,我开始思考这么做有什么意义——我的生活就是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吗?这些无趣的任务又有什么意义。
哦,意义。看来我缺少一点价值感,一点奋斗的理由,一点梦想。于是,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思考诸如‘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我开始关心起人生的意义来。”
我觉得这个读者对人生意义的寻求也不会帮她走出怪圈,而会变成又一轮颓废、拖延、沮丧和振作的开始。
也许你也经历过这样的循环:打满鸡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最后又回到了颓废的状态,等着下一次再打满鸡血。这样的循环多了,就算有了动力,我们也会怀疑,改变是否可能。
那么,这个读者的问题在哪里呢?
也许你想到了,她需要有一个目标。但其实这个读者也是有目标的,她的目标就是“我不想让自己这么颓废”。所以她去思考梦想和意义的话题,就只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颓废。
可是,这个目标为什么没能给她带来持续的动力呢?
创造才能制造持续的张力
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叫《最小阻力之路》,作者罗伯特·弗里茨(robert fritz),他原来是个作曲家,后来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开始开发创造力课程。
在这本书里,作者区分了两种产生张力的结构:创造的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结构。他说:
只有创造的结构,才能产生持续的张力,而解决问题的结构,是没有持续张力的。
创造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
就像画家想画一幅画,作曲家想作一首曲子。他有一个确切的东西想要把它做出来,这就是创造的结构。
反之,如果你用的不是创造的结构,而是解决问题的结构,那么你就会陷入像刚刚我们所说的读者所面对的那种困境。
她的目标是“别这么颓废了”。可是,她的动力不是来自于她的目标——她前面并没有类似完成一幅画这样确切的东西。她的动力来自问题本身带来的焦虑。
只要她的努力一有成效,焦虑就会缓解,焦虑带来的张力就会消失,张力一消失,她努力的动力就会减少,直到问题重新让她变得焦虑,这种张力才会重新积聚起来。所以才出现了从打鸡血到颓丧的不断循环。
怎样才能打破这种循环呢?
一些人想到的策略,是拼命夸大问题的严重性,通过谴责自己,制造焦虑,以获得动力——只要问题在,那动力也总会在。
所以稍有懈怠,他们就会恶狠狠地对自己说类似“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如果你再不改变,就完蛋了。”之类的话。
可是,当他们这么做,在强化动力的同时,也强化了问题本身。为了保留这种动力,他们不敢让问题好转,只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悲观。
所以,也许有些人也取得了外人看来挺成功的学业或事业,但从内心里,他们并不敢认同和享受这些成功。他们需要“问题”和“挫折”作为动力,持续鞭策他们往前走。这样的结构显然不能持久。
而创造型思维制造张力的方式,却非常不同。
以我自己为例。有一段时间,我一直有拖延的毛病,我很不喜欢这种拖拖拉拉的感觉。
为了治好自己的拖延症,我还专门写了一本小书叫《拖延症再见》。前段时间,我打算写《拖延症再见2》,因为我发现自己的拖延症还没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