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如何整合自己的人生(2/2)
· 还是从地球上诞生有机物那一刻起?
自然以超越自我的方式演化,而我们只不过是这个宏大剧目中的一环。这个剧目,在我们出生之前早已开始,在我们离开之后,也还会继续。
我们的去世就像一滴水放入大海,你可以说它消失了,也可以说它获得了另一种形式的生存。
佛教对死亡的看法,就包含了这种整合。
佛教认为,人痛苦的根源,是把“自我”看作是一个实在的东西,因此产生了对自我的执着,觉得自己的快乐痛苦需要欲望都是重要的。
而这不过是一种幻觉。自我不过是因缘际会结合的产物,只是一个过程。要解除这种痛苦,佛教就要通过打坐修炼的方式,来参透“无我”的道理。
我觉得,我们前面所讲的人生发展阶段,也是一个走向“无我”的过程。
只不过这个“无我”不是通过打坐冥想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不断扩大自我的社交半径,通过建立亲密关系、投入职业、关心下一代,通过把自己交付出去来实现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人生每个阶段最大的难题,就是克服各种形式的自我中心主义。
生活教会我们放手和舍弃。而人生发展的最后一个课题——整合,就是要克服最后一个自我中心主义,对“自我”本身的执着,也就是对生命的执着。
向死而生
我想,也许你和我一样,很幸运地还没有到需要去面对衰老和死亡的年纪。可是从人生的终点,回过头来思考人生的此时此刻,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死”,这句话既可以让我们陷入可怕的虚无,也可能让我们摆脱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变得更有勇气。
前段时间我看斯多葛主义哲学家塞内卡(ci annae seneca)的书,他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
他说:我们的房子、财富、社会地位;我们的眼睛、手、身体;我们的亲人、子女、朋友;我们所珍惜的一切,都不是我们的,包括我们自己。
它们只是命运女神借我们暂用一下。
我们要像虔诚的、神圣的保管者那样好好保管它们。但如果命运女神有一天要把它们收回了,我们也绝不会抗命不从,而是满心欢喜、不带怨言地说:
谢谢您让我拥有并保管了这一切。我已悉心保管,现在如数奉还。
斯多葛派的哲学家,有想象死亡的传统。
在一天开始的时候,他们都会把今天当做是人生的最后一天。如果到了晚上,自己居然平安无事,他们就会感谢上天,觉得自己又赚了一天。第二天重新如此。
据说这种方法,能够让他们获得平静,并对平常的日子充满感恩。
面对挑战时,我自己经常会做这样一个想象练习。你也可以试试:
想象一下。假如你已经垂垂老矣了。你觉得自己的一生都很完美,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所以在晚年,也获得了你该有的平静。
现在,你开始回忆人生。回忆到你现在所在的这一刻,回忆到你现在面临的人生困境。你觉得,你这个老人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或者,我们也可以把顺序倒过来。
你还处在你现在的年纪,你正被生活中的某个难题困扰。现在,想象一下,你已经垂垂老矣了。你现在怎么做,怎么选择,到那个时候,你才会骄傲地说,我不后悔呢?
最后,我想讲一个故事。
在一行禅师写的佛陀传记《故道白云》里,佛陀已经垂垂老矣了。他的皮肤已经有很多皱纹,脚上的肌肉,也松软无力了。那时候佛陀已经决定,在三个月后入灭。
他和侍者阿难陀最后一次爬上了灵鹫山。在山边,望着夕阳缓缓落下,佛陀说:
“阿难陀,你看,这灵鹫山多美!”
纵使落日转瞬即逝,也无法消解它那刻的美。如果说,生命的有限性有什么用处的话,也许就是让你意识到,你所在的每一刻,都那么美丽。
今天我们讲了埃里克森人生发展阶段理论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年期。我们讲了这个阶段的课题,是完成对人生的整合,也讲了这个阶段该如何面对死亡。
陈海贤
给你留个思考题:在你心里,你理想的老年生活是怎么样的?为了拥有这样的老年生活,你现在该做些什么准备呢?欢迎留言来跟我们分享。
下一讲,是我们课程的最后一讲,既然整合那么重要,我们也来整合一下我们的课程,说些我最后想跟你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