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2666 > 第一部分 文学评论家(4)

第一部分 文学评论家(4)(1/2)

目录

第二天与第一天相似。这一回丽兹去旅馆找莫里尼。莫里尼交房钱时,丽兹把他惟一一件行李放进汽车后备厢里。车子开上大街后,他俩走上前一天前往海德公园的道路。

莫里尼察觉并注意着这条路的情况,接着,海德公园出现了,他觉得就像一部丛林影片,颜色不对,凄凄惨惨,令人感动,直到车子拐弯,消失在别的街上。

二人在一个小区里吃了午饭,这是丽兹以前发现的地方,餐厅靠近河边,从前有两家工厂和修船车间;如今改造成了住宅区,盖起了服装店、食品店和新式餐厅。莫里尼按照平方米计算,一家小时装商店相当于四套工人住宅的面积。餐厅相当于十或者十六套工人住宅。丽兹在称赞小区,表扬人们为振兴小区所做的努力。

莫里尼心想,“重振”一词不妥,虽说重振有再度浮出的意思。恰恰相反,二人在吃饭后点心时,莫里尼再次想哭,或者最好昏倒在地,从轮椅上缓缓地摔下来,眼神注视着丽兹的脸庞,永远别再醒来。可是眼下丽兹正在讲述一个画家的故事——第一个来小区居住的人。

画家年轻,大约三十三岁,周围的人都认识他,但不是所谓的“名人”。实际上,他来这里居住是因为画室的租金比别处便宜。那个时候,这里可没有现在这么热闹。当时还住着领社会保险的老工人,但还没有年轻人和孩子。在街上,妇女因稀缺而名贵,原因要么是死了,要么是终日在家,足不出户。那时只有一家小酒店,破破烂烂,跟小区一样。总之,是个荒凉、破败的地方。但似乎正是这个景象刺激了画家的想像力和创作愿望。画家本人也差不多是个孤僻的人。或者说喜欢孤独。

因此,小区没让画家害怕,相反,他爱上了小区。他喜欢夜间回家走在空旷无人的街道上。喜欢街灯的颜色和照在房子上的光线。喜欢他移动时跟着他一起移动的影子。喜欢烟灰色的黎明曙光。喜欢聚集在小酒馆、说话不多的人们,他也变成了小酒馆的常客。喜欢痛苦,或者对痛苦的追忆;毫不夸张地说,痛苦已经被无名的什么东西给吞噬了,吞噬之后,变成了一片空白。他喜欢这样的意识:痛苦最后变成空白的等式是可以成立的。他意识到:这样的等式可以应用到一切方面去,或者几乎一切的方面去。

这样,他开始以空前的热情创作起来了。一年后,他在埃玛·沃特森画廊举办了个人画展,那是一个在沃平地区的另类空间。他的画展大获成功。他开创了一个新派别,后人称之为“新颓废派”或者“英国野兽派”。开幕式上展出的作品很大,三米乘两米,在灰色的混合物中,展示小区大难后的废墟。这好像表明画家和小区之间已经产生了全面合作关系。也就是说,有时似乎是画家在画小区,有时是小区在用它凄凉、粗野的线条在描绘画家。作品不坏。但是,如果不是一幅明星之作、比其他作品小得多的代表作推动大批英国画家来看(几年后他们纷纷踏上了“新颓废派”之路),那么画展也许不会取得轰动效应。那幅代表作,两米乘一米,如果仔细看(可谁也不敢肯定自己看得仔细),是作者自画像的省略法处理,有时看上去是自画像的螺旋形(这取决于看画的角度),作品中央悬挂着画家的右手,被制成了木乃伊的样子。

事情的发生就是这个样子。一天上午,狂热地投入自画像的创作之后过了两天,画家用画具把右手砍下来了。他立刻在小臂上绑了止血带,把右手送到了一位他认识的动物标本制作人手中,此人了解画家希望的新作性质。后来,画家去了医院,医生们为他止了血,在小臂处塞满药布。不知什么时候什么人问他事故是怎么发生的。画家的回答是,干活时不注意,是砍刀砍下来的。医生问他砍下来的手在哪里,因为有可能断手再植嘛。画家气哼哼地痛苦叫道,在来医院的路上,他把它给扔进河里了。

虽然他作品的价格高得令人瞠目结舌,但是销售一空。据说,那幅代表作被一位在证券交易所工作的阿拉伯人买走了,同时买走的还有四幅大画。不久,画家疯了,他妻子只好把他送进瑞士洛桑或者蒙特勒疗养院。

如今他还在疗养院。

反之,画家们则纷纷在小区安家落户。主要原因是房租便宜,但也是被那位画家的传奇色彩所吸引,毕竟是这个人近年来用最极端的方式画出了自画像啊。后来建筑商们来了,后来有些人家买下了改建和重修的住宅。后来时装店、戏剧工作室、自助餐厅纷纷出现,直到变成了伦敦最时尚和表面上便宜的小区之一。

丽兹问莫里尼:“这个故事怎么样?”

“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他说。

想哭,或者想晕倒的愿望依然存在,但是他忍住了。

二人在丽兹家中喝了下午茶。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丽兹才说起曼努埃尔和让-克劳德的事情,但用的是偶然谈及的方式,好像她和法国人以及西班牙人的故事已经众所周知,对莫里尼来说,既无趣也无益(可他那副紧张样子没能逃过她的眼睛,尽管他小心翼翼什么也不问,因为知道即使提问也减轻不了多少焦虑感),甚至对她也无趣和无益。

下午过得十分愉快。莫里尼坐在一把扶手椅上,从那里欣赏丽兹的客厅:书籍、挂在雪白墙壁上的镜框(有照片和神秘的纪念品);表明她有心注意像挑选家具(趣味高雅、令人愉悦、不夸张炫耀)这样的普通事情,从客厅里还能看见一片绿荫覆盖的街道;丽兹肯定每天早晨出门前要看上一眼街道。莫里尼开始觉得舒服了,似乎这位英国女朋友多层面的形象在保护他,似乎这个形象也是一种肯定,那话语像婴儿一样,他不懂,可是让他感到安慰。

告辞前,他问她刚才说的那个画家的名字,是否有那次幸运而惊人的画展的作品目录。丽兹说,他叫埃德温·约翰 [48] 。她随后起身,去堆满图书的架子上寻找。她找到一大厚本目录,递给意大利人。打开目录前,他想,如此追问画家的故事是不是妥当,尤其是现在心情愉快的时候。他想,要是我不问,会急死的。打开目录(更像是一部全面介绍,或者试图全面介绍约翰创作道路的艺术著作),画家的照片在第一页,展示出一位二十五岁的年轻人,那是在他自己断臂之前的照片,目光直对着镜头,微笑,可能是羞怯,或者嘲笑。头发黑且直。

“我送给你了。”他听见丽兹这样说道。

“多谢。”他回答说。

一小时后,二人一起去机场。一小时后,莫里尼飞向意大利。

那个时期,一位此前默默无闻的塞尔维亚评论家、贝尔格莱德大学德语教师,在让-克劳德推动的一本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奇怪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令人回忆起一位法国评论家送给出版物的一些小小的发现,是关于萨德侯爵的,这是一堆散乱的临摹纸片,模模糊糊证明萨德侯爵到过一家洗衣店,记录了他跟某位剧场的人有关系,还有一位医生开出的药品费用清单以及购买坎肩的收据(详细记录了纽扣、颜色,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具有了不起的记录价值,从中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有过萨德其人,他给洗衣店送过衣裳,购买过新服装,与一些人(时光模糊了他们的存在)有过书信往来。

塞尔维亚老师的文章很像那位法国评论家的论文。但他钩沉的人物不是萨德侯爵,而是阿琴波尔迪;他的文章基于一次详尽、有时没有结果的调查:从德国出发,走法国、瑞士、意大利、希腊,再返回意大利,结束于意大利巴勒莫一家旅行社,看来阿琴波尔迪在这家旅行社早就买好了飞往摩洛哥的机票。塞尔维亚老师说,阿琴波尔迪是一位德国老人。“德国老人”这四个字使用得模模糊糊,好像在用魔杖揭开什么秘密,同时又像极端具体的批评文学,一种非思辨的文学,没有思想,没有肯定和否定,没有怀疑,没有引导的意向,不赞成也不反对,就是一只寻找可触摸元素的眼睛,对这些元素不做评判,而是冷冰冰地展览出来,是临摹式考古学,也就是复制品考古学。

让-克劳德觉得这篇文章很怪。发表前,他给曼努埃尔、莫里尼和丽兹各寄了一份复印件。曼努埃尔说,这里面能有些东西,尽管这种调研方式让他觉得是啃书本的活计、一个助手非技术性的工作:这是他的看法;他还说,在研究阿琴波尔迪的热潮中有这种没思想的狂热分子也是好事嘛。丽兹说,她一直有一种本能(女性的)认为阿琴波尔迪迟早会走到摩洛哥的什么地方;塞尔维亚作者文章的惟一价值就是那张用本诺·冯·阿琴波尔迪名字预订的机票,那是意大利航空公司飞机飞向摩洛哥拉巴特前一星期的事。她说,从现在起,咱们可以想像阿琴波尔迪迷失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脉某个山洞里了。莫里尼则一句话没说。

事情走到这一步,就有必要澄清一下如何正确理解这篇文章了。的确有一张用本诺·冯·阿琴波尔迪的名字预订的飞机票。但这个预定根本没有落实,在登机时,阿琴波尔迪压根没露面。塞尔维亚老师认为,这问题是明白无误的。不错,阿琴波尔迪是亲自预订了一张飞机票。我们可以想像一下,阿琴波尔迪在旅馆里,一定有什么事情让他改变了主意,也许喝醉了;甚至可能在半睡状态下、糊里糊涂散发着令人恶心的臭气时做了重大决定,跟航空小姐说预订票时使用了笔名,而不是护照上的真实姓名,这个错误明天就亲自去航空公司办公室改正,再用真名买票。这就说明了阿琴波尔迪没有出现在飞往摩洛哥航班上的原因。当然,也存在别的可能性:阿琴波尔迪到了最后一刻,经过三思(也许四思),决定不做这趟旅行,或许,在最后一刻,决定旅行,但不去摩洛哥,而是,比如,美国,或者,所有这些只是玩笑,或者误会。

在塞尔维亚老师的文章里,对阿琴波尔迪的体貌特征作了描述。但一眼可以看出,其描述来自那个施瓦本人的口述。当然,在施瓦本人的口述中,阿琴波尔迪还是个年轻的战后作家。塞尔维亚老师文章中惟一在体貌方面的描述就是让阿琴波尔迪从1949年在荷兰弗里斯兰出现的年轻人(那时仅仅出版了一部著作)变成了七八十岁的老人(阅历丰富,著作等身),但体貌特征依旧,好像阿琴波尔迪与大多数人的变化相反,样子一直没变。塞尔维亚老师说,我们的作家阿琴波尔迪,从创作角度看,毫无疑问,是个意志顽强的人,顽强得像头牛,倔强得像毛驴;如果阿琴波尔迪在西西里岛上下午最忧伤的时刻,打算去摩洛哥旅行,哪怕没用真名订票,而是用了阿琴波尔迪这样的笔名,虽然是疏忽,但绝对不能让我们抱这样的希望:第二天他改变主意,不亲自去旅行社用真名和合法护照买票,也没去登机,而是像成千上万孤独的德国老人那样独自飞跃长空,去北非某国。

让-克劳德心里想:他老啦,独身一人啊。是成千上万德国独身老人之一啊。如同一台孤独的机器。如同突然衰老的光棍,或者如同一个乘坐光速旅行归来的光棍看见了别的衰老或者变成了冰雕的光棍。成千上万孤独的机器乘意大利航空公司的班机飞越羊膜般的地中海,吃着意大利通心粉,喝着红葡萄酒或者苹果酒,半睁半闭着眼睛,确信退休老人的天堂不在意大利(同样不能在欧洲任何地方),飞向非洲或者美洲混乱的机场去,那里卧着大象。那是以光速飞向巨大的坟墓啊。让-克劳德想,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考虑这个。让-克劳德望望双手,心里想着,墙上有斑点,手上也有斑点。这个讨厌的塞尔维亚臭狗屎!

等塞尔维亚人的文章发表后,让-克劳德和曼努埃尔不得不承认塞尔维亚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曼努埃尔说,应该做调查,应该有文学评论,应该写阐释性论文,如果时机到了,可以印刷宣传小册子,但是不能搞这种科学幻想与没写完的侦探小说混合的杂种。让-克劳德完全同意他朋友的看法。

1997年新年伊始,丽兹渴望有什么变化。希望放假。希望去爱尔兰或者纽约看看。希望强制自己离开曼努埃尔和让-克劳德。她约二人来伦敦一谈。让-克劳德凭直觉在一定程度上知道,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或者没什么不可逆转的事发生。他心平气和地赴约,准备多听少说。曼努埃尔恰恰相反,担心最坏的事发生(丽兹准备告诉他们她更爱让-克劳德,不过会向他保证友谊长存,甚至有可能邀请他在迫在眉睫的婚礼上作傧相)。

第一个出现在丽兹单元房里的是让-克劳德。他问她是不是发生什么严重的事了。丽兹说,最好等曼努埃尔来了再谈,这样可以避免同样的话重复两次。由于二人没什么重要事可说,便开始谈天说地。让-克劳德很快就不听话了,改变了话题。丽兹于是说起阿琴波尔迪。这新话题几乎让他心烦意乱。他又想起那个塞尔维亚人,又想起那个可怜、孤独、可能厌世的老作家来(阿琴波尔迪),又想起自己浪费的岁月,想起丽兹出现前自己的蹉跎岁月。

曼努埃尔要迟到了。让-克劳德想:整个生活全都是一堆臭狗屎;他吃了一惊:怎么会这么想呢!后来又想:要是没这个四人帮,现在她就是我的啦。又想:要是没有什么亲和力、友谊、知己、联盟,现在她就是我的啦。稍后又想:要是一切都没有,我也不可能认识她呀。又想:也有可能认识她,因为我们对阿琴波尔迪的兴趣是属于每个人的,不产生于我们这个友谊整体。又想:也有可能她恨我啊,可能觉得我好卖弄学问,感觉我冷漠、傲慢、孤芳自赏,是个排他的酸臭文人。“排他的酸臭文人”这说法让他很开心。曼努埃尔已经迟到了。丽兹似乎也非常平静。实际上,让-克劳德表面上也很平静,但远非如此。

丽兹说,曼努埃尔迟到了是正常的。她说,飞机常常晚点。让-克劳德想像着曼努埃尔的班机在火焰中冲向马德里机场跑道,在轰鸣中扭成一堆废铁。

他说:“咱们应该打开电视吧!”

丽兹看他一眼,冲他一笑。她笑着说:“我从来不开电视。”她奇怪让-克劳德竟然不知道她不看电视。让-克劳德当然知道。可他此前一直没情绪说:咱们看看消息吧,看看电视上是不是有飞机失事。

他问:“我可以开电视吗?”

“当然可以。”丽兹说。让-克劳德一面弯腰按动电视开关,一面偷偷瞧起她来,光彩照人,神情自若,一会儿准备烧茶,一会儿从一个房间走到另外一个房间,一会儿把刚才拿出来展示的书籍放回原处,一会儿接一个并非曼努埃尔打来的电话。

他打开了电视。把不同的频道一一巡视一遍。他看见一个大胡子身穿破衣烂衫。他看见一群黑人走在土路上。他看见两位西装革履的先生在不慌不忙地交谈,二人双腿交叉,时不时地回头看看身后时隐时现的地图。他看见一位肥胖的太太在说话:女儿……工厂……会议……医生们……不可避免的,后来,她微微一笑,低下头来。他看见一位比利时大臣的脸。他看见一架飞机的残骸正在跑道一侧冒烟,四周有救护车和消防车。他大声喊叫丽兹。可丽兹还在打电话。

让-克劳德没再喊叫,只说:曼努埃尔的飞机爆炸了。丽兹没看电视屏幕,瞅了他一下。他只用几秒钟就明白了,着火的飞机不是西班牙的。在消防队员和救护队员旁边,可以看到有些乘客逐渐远去,其中有些人一瘸一拐,有些人披着毛毯,他们因害怕或者惊吓而变了脸色,但是显然都没有大碍。

二十分钟后,曼努埃尔到了。吃饭时,丽兹告诉曼努埃尔让-克劳德以为他乘坐在失事的飞机上了。曼努埃尔哈哈大笑,但是怪怪地瞅了让-克劳德一眼,没被丽兹察觉;但让-克劳德立即捕捉到了这一信息。另外,这顿饭吃得很阴沉,虽然丽兹的态度完全是正常的,好像与他俩是偶然邂逅而并非事先明确告知他俩来伦敦聚会。她还没张口,他俩已经猜出她要说什么了:她打算终止,至少暂时停止与他俩的爱情关系。她举出的理由是需要思考和集中精力做事;接着,她说,不愿意与他俩绝交。她需要思考,仅此而已。

曼努埃尔接受丽兹的解释,没提任何问题。让-克劳德相反,本来他打算问问是不是她前夫与这个决定有什么关系;可是有了曼努埃尔做榜样,他也宁可一言不发了。午饭后,三人乘坐丽兹的轿车在伦敦兜风。让-克劳德坚持要坐在后排,直到看见丽兹目光中的嘲讽闪过,方才同意大家随意,可结果恰恰是他坐到了后排。

丽兹一面驾车行驶在克伦威尔大道,一面对二人说,晚上最好三人同睡。曼努埃尔哈哈一笑,说了一句风趣的话,算是继续开玩笑吧。让-克劳德不敢肯定丽兹是不是开玩笑,更不相信自己会参加三人同睡。后来,三人去肯辛顿公园的彼得·潘塑像附近看落日。三人在一条长凳上坐下,旁边是一棵高大的圣栎树;这是丽兹喜爱的地方,从小为之着迷。起初,三人看见一些人躺在草坪上;但是,渐渐地附近的人都走了。男男女女走过去,穿着华丽的女人匆匆向蛇行艺廊或者阿尔伯特纪念碑走去;一些男人夹着破报纸向反方向走去;母亲们拉着婴儿车走向贝斯沃特路。

夜幕开始降临时,三人看见一对说西班牙语的青年男女走到彼得·潘塑像前。女的黑发,很漂亮,伸手要摸彼得·潘的腿。男的个子很高,留着大小胡须,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在上面记了什么。后来,他高声说道:“肯辛顿公园。”

女的不再看塑像了,而是看湖水,确切地说是看道路与湖水之间的草丛中有什么在动弹。

丽兹用德语问:“她在看什么?”

“像是一条蛇。”曼努埃尔说。

“这里没蛇!”丽兹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