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新的想法(1/2)
《羊脂球》开篇, 是一个叫羊脂球的妓女和一群贵族一起去逃难。当时那些贵族都没有带吃的,羊脂球就把自己带的三天分量的食物分给他们。
而后来, 他们的马车被侵略者扣下, 那人还要羊脂球陪他过夜。
羊脂球不同意,同行那些贵族就用了种种手段去逼她,羊脂球最后只能为了大家的利益牺牲了自己。
第二天, 马车被放行,那些贵族带足了食物,羊脂球却什么都没来得及准备。
没人把食物给她,她只能饿着肚子在马车上呜咽。
这个故事,穆琼第一次看的时候年纪还小, 不过十一二岁,里面很多东西他不能理解, 但看到最后那些贵族们在马车上大吃大喝, 而羊脂球饿着肚子在哭的时候,他还是很不好受,心情低落了很久。
后来长大了,他找了这部书的原版, 结合当时的历史来看,就有了更多的感触。
这样被人推崇的作品,总有它被人推崇的道理,里面每个人说的每一句话, 都恰到好处,更把贵族的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
说起来, 他自己写小说,就做不到这样。
穆琼在这些志愿者没有带食物的时候,就想起了《羊脂球》这部小说,不过一开始他并不打算讲这个,毕竟在这会儿讲这个,很容易被这些学生误解为在讽刺他们。
但他仔细一想,又觉得没关系。
他不是羊脂球,这些学生也不是那些贵族,真要有人对号入座,那这人本身恐怕就是有问题的。
而且……这些学生一看就是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对义诊也不够了解的,以至于这次出来义诊,被他们弄得跟郊游一样,穆琼觉得,有必要给他们泼一盆冷水。
按照他前些日子给傅蕴安打下手时的所见所闻来看,这次的义诊恐怕并不轻松。
“这部小说是我无意中读过的,里面写的事跟今天我们遇到的事情有点像,我就想起来讲它了。”穆琼解释了一句:“当然,小说跟我们的真实情况还是不一样的。”
穆琼对《羊脂球》的印象很深,但要照着叙述出来,肯定是做不到的,不过他本身就是个作者,自然能将之讲得生动有趣。
这些学生都听得很认真。
讲到开头的时候,他们确实有点不自在,还有人面露羞愧,但讲到后来,他们就没空想这些了,只顾着气愤那些贵族的行为。
等讲到最后,那两个女生更是哭了起来。
穆琼把故事讲完,之前问穆琼在哪所学校读书的人就对穆琼道:“你的故事讲得非常好,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我之前有点看不起你,我为我之前的行为道歉。”
“我也向你道歉。”又有人道:“我同样犯了错误,我看《留学》的时候,总是愤怒于那些洋人看不起江振国,可实际上,我有时候也是这样的。”
“谢谢你之前的食物。”那两个女生也道谢。
穆琼觉得在这个时代,这些充满理想的年轻人都挺可爱的:“这么说起来,我也有错,我其实完全可以讲别的故事,但还是讲了这个。”
大家说开之后,就又聊了起来,穆琼这才知道,这些学生都是一路教会学校读上来的。
也是,要是没有从小打下的基础,他们又哪能考的进震旦大学?要知道,在震旦大学,很多老师讲课直接就是用法语的。
“我觉得你们把义诊想的简单了一点,实际上做义诊并不轻松。”穆琼没说自己以前的事情,但把他前些日子在傅蕴安身边打下手的时候遇到的一些事情说了,还说了一些穷人的生活。
那些,都是他跟傅蕴安的病人聊天的时候,从病人那里听来的。
这些大学生听得很认真,表情也严肃起来。
而马车,终于在傍晚的时候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
那是一个村子。
这村子不处于沿海,村里的土地很肥沃,本地自然灾害又少,基本每年的收成都不会差。
但村子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并不好,毕竟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地的,就算有地……各种名目的税收压下来,他们收起的粮食又能剩下多少?
更何况,正因为这边的土地相对肥沃,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也多,人一多,地就显得更少了。
如此一来,百姓的生活自然也就困苦起来。
公济医院决定在这里义诊,是这里的一个地主的儿子联系的。这人名叫林寿富,在上海求学期间因生病进了公济医院看病,结识了玛丽医生,他说了自己家乡的情况之后,玛丽医生就将之作为了义诊的目的地之一。
林寿富已经提前返家,为他们一行准备了房间。
他家是地主,但因为没经营什么生意的缘故,也没富到那里去,家里的房子也就不大,房间也不多,因而就只能腾出三间空屋来。
爱德华一间,玛丽医生和她的助手一间,傅蕴安和他的助手一间,其他人就难以安排了。
而这,主要也是因为他之前并不知道还会来一些志愿者。
马车夫可以住林家给长工们住的房子,但那些志愿者……
“我和家人可以去亲戚家借住。”林寿富道。这些志愿者都是震旦大学的学生,他并不敢怠慢了。
“不用,我们去借住就行了。”志愿者中的一个说道,其他人也纷纷响应,但林寿富没同意,还是坚持把自己家里的房子让了出来。
林家已经把最好的房间让出来了,剩下的房间其实没有好到哪里去,并且也就只有三个。
最后,两个女志愿者一间,穆琼和另外四个男志愿者分着住两间——他们在一个大点的卧室里用条凳和门板铺出一张小床来,可以多住一个人。
这样的床挺熟悉的,穆琼直接选择了单独睡小床,然后拿出了自己带来的褥子被子铺上。
“这个门板能睡吗……要不要我跟你换换?”同房间的一个男志愿者问穆琼。
“这样的床我睡过。”穆琼轻笑起来:“早就习惯了。”
那人闻言,顿时面露同情。
众人放好了行李,才去吃晚饭。
这天的晚饭还挺丰盛的,有白斩鸡,有用鸡汤做的蛋花汤,还有红烧鱼以及几个炒菜。
当然了,味道一点都不好。
不过大家都饿了,倒也吃得欢快。
来义诊的生活条件比穆琼想象的要好很多,他放心不少,可是,事实证明他放心太早了。
他告诉那些志愿者义诊不轻松,而实际上,义诊已经不单单是“不轻松”可以形容的了。
这天晚上,大家刚睡下没多久,就有人敲响了林家的大门。
“医生,医生,求求你们救救命,求求你们救命。”
敲门的是个女人,声音凄厉,间或还传来其他的一些声音。
穆琼房间里的两个男志愿者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问:“怎么了?”
“我去看看。”穆琼坐了起来,披上一件棉衣就往外走去。
他刚走到院子里,就看到傅蕴安、爱德华和玛丽医生也从房间里出来了。
爱德华是个才来华国没多久的传教士,不会说国文,也没听懂外面的妇人说的都是什么意思,就只用英文道:“我的上帝,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人生病了。”傅蕴安回答,打开了门。
他们这才发现,门口竟然已经有人在排队了,至于敲门哭泣的,那是个三十来岁的女人,她的怀里抱着个大着肚子的孩子,这个孩子看着已经很不好了。
“抱歉抱歉,我跟他们说了你们明天才开始义诊,但这个孩子看着不大好了,他娘就比较着急。”林寿富跟着一个村民匆匆赶来,满脸歉意。
傅蕴安没有跟他说话,已经看起孩子的情况来,穆琼则问这个女人,这个孩子到底怎么了。
“他原本好好的,初五那天从外面玩了回来,突然说肚子痛,我给他泡了红糖水喝也不见好,还吐了,然后一直疼到了现在,肚子还大了起来。”孩子的母亲哭着说。
孩子面色青黑,已经出气多进气少,傅蕴安站起来,摇了摇头:“应该是阑尾炎,已经没救了。”
穆琼一愣。
阑尾炎在现代,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疾病,得了之后请一星期的假,去医院动个手术就没事了。
但在这个时代,是会要人命的。
有些人身体好,又不严重,兴许吃点中药,自己就扛过去了,可一旦严重……中医是治不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