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 第四十二章 英远东舰队来袭

第四十二章 英远东舰队来袭(1/2)

目录

海试第一步成功之后,无畏号被两艘大型拖船缓缓拖出了港口,朝福州的外海驶去。

当无畏号锚泊在福州外海处时,唐健和田阿登以及船政厂的数位总工一起乘坐驳船登上了无畏号的舰桥指挥室。

无畏号的舰桥指挥室中,吴应科和几位海军高级军官正在认真做生火前的准备,随着吴应科的一声“生火!”,整个无畏号的舰身微微颤动了一下,这是动力舱内高功率蒸汽机发动起来的信号。

随着无畏号上巨大的烟囱冒出第一团黑色烟雾之后,整个无畏号开始慢慢运作起来,直到吴应科下令,无畏号才开始在海面上移动起来。

随着动力舱内所有的发动力都已经正常运作,无畏号开始了第一项测试—最大航速的实验,经过了三个小时的实验,得出了最大的海试航速达到了23.4节,并且在4台帕森斯蒸汽轮机组最大负荷的条件许可下,无畏号还可以保持高速航速继续行驶十一个小时。

在之前各国的战列舰中,最高航速能够达到20节以上那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而且最大只能持续几个小时而已。

无畏号的持续高航速保证了其优良的机动性,在茫茫大海之上,当两只舰队对阵之时,无畏号的高航速优势就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来。

接下来的是火力测试,在外海之上早已经准备好了一艘靶舰,是由原来在击败日本联合舰队时俘获的一艘日本重巡,在对马海战时,这艘日舰重巡失去了动力而被北洋舰队的拖船拖回当靶舰使用。

这一次,靶舰的距离位于无畏号十一点钟方向的一万两千米的海域,靶舰上的水兵早已经撤下。

“计算射击诸元,目标,十一点钟方向靶舰,开炮!”随着吴应科的攻击命令下达之后,无畏号上的三座三联装主炮开始迅速的调整炮口的角度,随着枪炮官确认开炮命令,三座主炮同时开火!

“轰隆……”几乎是同时响起的三声巨响随着海风灌入舰桥室每个人的耳朵中,在巨大的后坐力的作用下,整个无畏号的舰桥都猛的颤栗了一下,众人刚刚适应了耳中的轰鸣声,只见万米以外的远处海面上爆发出三道绚丽的火花,一道高达十几丈的水墙突兀的出现在海面上,而远处的靶舰则没有丝毫受到损伤。

第一轮是试射,试射之后,枪炮官在得到反馈回来的各项数据之后,在风速、空气湿度的基础上重新计算了射击诸元。

第二轮炮击在仅一分钟之后便再次继续。

“轰隆……”第二轮齐射之后,舰艏的两座主炮打偏了,而舰艉的主炮中有两发炮弹准确命中了靶舰的舰身,远处靶舰之上燃起了熊熊大火,浓烈的黑烟冲天而起。

第三轮齐射没有丝毫悬念的全部击中了靶舰,整个靶舰在被击中舰舯和舰艏,十几分钟之后靶舰便齐齐断成了三截,须臾之间沉入茫茫大海之中,只在海面上留下几个巨大的漩涡。

整个沉没过程不到三十分钟,靶舰的彻底摧毁沉没显示了无畏号强大的火力。

原来后世的无畏舰是拥有五座双联装的主炮,总共有十门主炮,而现在的这艘华夏无畏号则创新的采用了三座三联装的主炮,虽然火炮少了一门,但是主炮基座比后世的无畏号足足少了两座。

牺牲了一门火炮,但并不意味着华夏海军的无畏号战斗力下降,相反的,取其长补其短,虽然少了一门火炮,但是整舰的重量同样也减轻的不少,对于这一点,在田阿登和几位总工的研制下,同期增加了航速的同时也增加了装甲。

华夏海军的无畏号秉承了“全面防御能力”的理念,装甲以表面硬化处理,重要部位的厚度高大11英寸,水线一下的水密舱不设横向联络门,以加强水密结构,提高抗沉能力,华夏海军无畏号的全面防御能力不低于现今世界上的任何一艘战列舰。

而且无畏号的装甲防护更为全面,在炮塔、机舱、弹药库、司令塔等关键部位的装甲厚度达到280毫米,舰体舯部装甲带最厚处也是280mm,全部包覆舰体,到两端(首尾)部分为64毫米,尤其是注重了水线处和水线以下对付水中爆炸物的攻击(水雷和鱼雷)。

这样华夏海军的无畏号对于一般的鱼雷和水雷都可以无所畏惧,对于小型的鱼雷艇更可以从容应对。

而无畏号的甲板装甲板采用多层布置,最厚处3层共75毫米,主甲板采用穹型(蛋壳原理),中间隆起两边稍低下与舷侧装甲对接。

最显著的区别是在舰体结构上,舱室尽量小型化水密化以提高水密结构增加浮力储备,隔仓间的支撑壁采用强化钢结构以提高隔仓的强度和韧性。

水线下和水线处的舱室间全部取消横向联络门,水密门的数量被尽量缩减,舰员的进出只能通过纵向的水密门。

另外取消了传统的舰首撞角,这个无畏号的最大的创新之处,这些措施对于提高战舰的防护能力特别是抗沉性都受到显著的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