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兰芳战火(十一) 文化认同(2/2)
难怪名字叫‘吴德’,真是名副其实的‘无德’。
事实上,若不是和大明敌对,又需要英夷施以援手,江戊伯才懒得理会这背弃祖宗的败类。
这种心理,也不只在他身上体现。周边的兰芳人,也都不自觉的流露出鄙夷的神情。
毕竟天朝是历史悠久的古国,也是一直保持着超然地位的军事、政治、文化强国。多少边远小国,都将‘天朝上国’奉为贡主,仰仗其鼻息。
使得千百年来,天朝人,渐渐养成了瞧不起周遭小国的习惯。
且现在是十八世纪末期,距离第一个标志性、耻辱性的中英鸦片战争,还有四十多年。后面一系列的丧权辱国条约,也还隔着百八十年。
所以‘天朝上国’的地位,也还保留着。
即使兰芳国小民贫,但建国者们,都是从‘天朝’来的,也是实打实的‘天朝’人,心里自然而然,对别的国家,有一种优越感。
虽说现在,‘天朝’不是汉人的天下,他们也不喜欢满清。但必须承认的是,满清继承了‘天朝’的衣钵。因此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天朝’的认同。
以致他们对外介绍时,总是先自称‘天朝’人,再是兰芳人。这种源自骨子里的优越感,是很难抹掉的。
而大明,虽是汉人掌权的国家,但国民,来自五湖四海,太过复杂。就算举国畅行汉人的语言文字,但那口音听着,汉字看着,总觉得别扭。并且大明发源于海外蛮荒之地,和中原故国相隔万里。
以致他们打心眼里,不认同大明是血统纯正的‘天朝上国’。也是大明是现代人塑造的大明,和这时代的,产生了文化断层。很多细小的文化习俗,待人礼节,都与当下的中原故国,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再加上融合五湖四海的移民,对大明文化习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大明族群最多的澳洲土著人,在被汉人同化的时,也反同化着汉人。久而久之,二者就会融合成一个有别于中原故国的文化族群。
再细分,会发现大明各地的移民群体,在融合过程中,都自发产生了特性鲜明的地方文化。像本土与海外省,就有较为明显的差别。
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让自认‘天朝’人的兰芳高层,自始至终,都无法认同大明。
所以现在反抗大明,联合西夷对付大明,他们也不觉得有任何不对。说到底,还是大明崛起得太快,建国的时间太短,让周边的国家,还没产生相应的地位认同。
那些对大明朝贡的国家,也从没把大明和大清放在等同的位置。这不是大明没大清强大,而是大明缺少文化底蕴。很多移居大明的汉人,一开始,也都冲着更好的生活而去,带有很大的功利性。
他们心里,也只把大明当作一个比较强大的海上大国,并没有那种对母国自发性,油然而生的亲近感。
显然,只要大明一天不入主中原,就一天得不到这种文化上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