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雄起澳洲 > 第四百六十八章 印度和谈

第四百六十八章 印度和谈(2/2)

目录

这就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一样,内部都打成了一窝粥。所以英国分化起来,也轻而易举。

并且印度向来都是多种族的国家,又因宗教信仰,划分成不同的群体。数量最庞大的是印度教。虽然在莫卧尔帝国的统治下,印度教并不占统治地位。

但千百年来,印度教形成的四个种姓阶级,却是印度赖以统治的根本。以致莫卧尔帝国的上层都是穆斯林的情况下,也依然用印度教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第二个是穆斯林,在孟加拉、印度河流域,占了很重的比例。他们和印度教徒的冲突,虽然没有后世那样激烈。但抛弃偏见,和平相处,也是不可能的。

又因莫卧尔帝国,长期实行宗教歧视政策。除了穆斯林,其它教徒都要缴纳信仰税。而印度教徒,又是收税最多的群体。久而久之,穆斯林群体在壮大的同时,越发加深与印度教的隔阂。

尤其是统一了全印度的莫卧尔奥朗则布大帝。作为一个狂热的穆斯林教徒,他对除穆斯林以外的教徒,疯狂打压与迫害。本就沉重的信仰税,也被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拥有最多人口的印度教徒,自然是其迫害的最大群体。使得印度教徒,越发仇视穆斯林。

所以在奥朗则布死后,封建落后,族群敌对的莫卧尔帝国,迅速分崩离析。

第三个则是锡克教。主要集中于旁遮普、孟买、德里等地。它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融合体。虽是新的,但教义有很多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影子。

直到不断的改革,才真正的发展成全新的锡克教。

由于它反对男尊女卑,倡导平等、友爱,所以很受底层百姓的欢迎。这就像清国的白莲教,由于最终的教义就是让信徒有衣穿、有饭吃、有田耕,因此百分之九十九的信徒,都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贫民。

这使得锡克教的发展,十分迅速。就是外来的基督教,都能分庭抗礼。但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影响太过广泛,历史又太过深远。再加上民众基础,十分牢靠。所以十六世纪产生的锡克教,并不能做到白莲教那样,一发不可收拾。

也是华夏历史上,宗教从来都不是统治者用来维护统治的工具。且广大的汉人,对信仰都抱有极大的功利主义。因此信仰就像吃喝拉撒,十分随便。

发展成一个以宗教为代表的紧密族群,也就难度很大。

不过到底是有民众基础,又满足了广大底层百姓的需要。所以锡克教,在印度教与伊斯兰教这两座大山中,占了一席之地。

像旁遮普地区,就发展成了锡克人的传统根据地。如若按照原历史的发展,等到1799年,就会建立一个不可小视的锡克帝国。

除此以外,印度还有佛教、巴哈伊教、耆那教等不同的教派。他们所代表的的群体,又和其它教派,有所冲突。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