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离别钩 > 不唱悲歌──《离别钩》序

不唱悲歌──《离别钩》序(2/2)

目录

她唱,我听。

刚下了课,刚洗完澡,刚把一身臭汗洗掉,暑日的酷热刚刚过去,绚丽的晚霞刚刚升起,清凉的风刚刚从远山那边吹过来,风中还带着木叶的芬芳。我陪她走上复兴岗的小路上,我听她唱,轻轻的唱。她唱的不是一只歌,她唱的是一个使人永远忘不了的事。现在想起来,那好象已经是七、八十个世纪以前的事情却又好象是昨天的事。

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那时候我对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我只知道那时候我们都很快乐,我们在一起既没有目的,也没有要求,我们什么事都没有做,有时甚至连话都不说。

可是我们彼此都知道对方心里很快乐。话剧演了三天,最后一天落幕后,台下的人都散了,台上的人也要散了。

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方,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五个星期,现在戏已散了,我们一排躺在舞台上,面对着台下一排排空座位。

就在片刻前,这里还是个多么热闹的地方,可是忽然间就已曲终人散,我们大家也要各分东西。

──那天晚上跟我一起躺在舞台上的朋友们,那时你们心里是什么感觉

那时候连我们自己也许都不知道自己心里是什么感觉,可是自从那天晚上离别后,每个人都好象忽然长大了许多。

第三次演戏是在“成功”,我们的训育组长是赵刚先生,演戏的导演却是从校外请来的,就是现在的“齐公子”小白。

白景瑞先生不但导过我的戏,还教过我图画,画的是一个小花瓶和一只大苹果,花瓶最后的下落不明,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苹果绝没有被人吃进肚子,因为那是腊做的,吃不得。

直到现在,我还是称白先生为“老师”,可见我们之间并没有代沟。我写第一本武侠的时候,他在自立晚报做记者,住在李敬洪先生家里,时常因为迟归而归不得,那时我住在他后面一栋危楼的一间斗室里,我第一本武侠刚写了两、三万字时,他忽然深夜来访,于是就顺理成章的做了我第一位读者。

前两年他忽然又看起我的书来,前后距离达十八年之久,对一个写武侠的人来说,这样的读者只要有一个就已经应该觉得很愉快了。

没有写武侠之前,我也像倪匡和其它一些武侠作者一样,也是个武侠迷,而且也是从小人书看起的。“小人书”就是连环图画,大小大约和我现在的卡式录音带相同,一本大约有百余页,一套大约有二、三十本,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其中有几位名家如赵宏本、赵三岛、陈光镒、钱笑佛,直到现在我想起来印象还是很鲜明。陈光镒喜欢画滑稽故事,从一只飞出笼子的鸡开始,画到鸡飞、蛋打、狗叫、人跳、碗破、汤泼,看得我们这些小孩几乎笑破肚子。

钱笑佛专画警世说部,说因果报应,劝人向善。赵宏本和赵三岛画的就是正宗武侠了,《七侠五义》中的展昭和欧阳春,郑证因创作的鹰爪王和飞刀谈五,到了他们笔下,好象都变成活生生的人。那时候的小学生书包里,如果没有几本这样的小人书,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可是不知不觉小学生都已经长大了,小人书已经不能再满足我们,我们崇拜的偶像就从赵宏本转移到郑证因、朱贞木、白羽、王度庐和还珠楼主,在当时的武侠作者中,最受一般人喜爱的大概就是这五位。然后就是金庸。

金庸结构精密,文字简练,从《红楼梦》的文字和西洋文学中溶化蜕变成另外一种新的型式,新的风格。如果我手边有十八本金庸的,只看了十七本半我是绝对睡不着觉的。于是我也开始写了。引起我写武侠最原始的动机并没有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为了赚钱吃饭。

那时我才十八、九岁,写的第一本叫《苍穹神剑》。那是本破书,内容支离破碎,写得残缺不全,因为那时候我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做一件正事。

如果连写作的人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作品,还有谁会重视它

写了十年之后,我才渐渐开始对武侠有了一些新的观念、新的认识,因为直到那时候,我才能接触到它内涵的精神。一种“有所必为”的男子汉精袖,一种永不屈服的意志和斗志,一种百折不回的决心。

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战斗精神。

这些精神只有让人振作向上,让人奋发图强,绝不会让人颓废消沉,让人看了之后想去自杀。

于是我也开始变了,开始正视我写的这一类的型态,也希望别人对它有正确的看法。

武侠也是的一种,它能够存在至今,当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最近几年来,海外的学者已经渐渐开始承认它的存在,渐渐开始对它的文字结构思想和其中那种人性的冲突,有了一种比较公正客观的批评。

近两年来,台湾的读者对它的看法也渐渐改变了,这当然是武侠作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可是武侠之遭人非议,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其中有些太荒谬的情节,太陈旧老套的故事,太神化的人物,太散漫的结构,太轻率的文笔,都是我们应该改进之处。

要让武侠得到它应有的地位,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从《苍穹神剑》到《离别钩》,已经经过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已经从多次痛苦的经验中得到宝贵的教训。

可是现在想起来这些都是值得的,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因为我们已经在苦难中成长。

一个人只要能活着,就是件愉快的事,何况还在继续不断的成长。

所以我们得到的每一次教训,都同样值得我们珍惜。都可以使人奋发振作,自强不息。

一个人如果能时常这样去想,他的心里怎么会有让他伤心失望、痛苦悔恨的回忆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