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第一次天劫降临——第七百二十章 一劫阳神(1/2)
第七百一十九章第一次天劫降临
东岛,杨盘的洞府,只见他从云床上走了下来,踏出了洞府,轻声一笑道:“大势所趋也,几十年的谋划果然没有白费。”
海陆之战已经不可避免,无论此战哪一边获胜,最后的结果都是杨盘乐意看到的。对于人族来说,妖族受创越重,休养生息的时间就越长。
这段时间才是杨盘所谋划的给东海人族的一个发育期。
这个发育期恐怕会长达万年甚至十万年以上也说不准。
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东海人族的元神真人不断涌现,甚至磨砺出几位三劫阳神也说不定。
人族只要多几位三劫阳神,便足以反攻大陆,重新占据大陆一角,不断壮大。
只要出一位天仙,此方世界的主角就会自然变化。
人族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够真正地站起来,重归世界之巅峰。杨盘也不可能一直留在这方世界当保姆吧
所以,杨盘对于这方世界的人族发展,没有做出传道以外的其他干预,而是以削弱妖族的方式来为人族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更长的时间。
如今做到这一点,杨盘已经于愿足矣,心灵反馈之下,杨盘原本还有些燥动的修为,算得彻底平复并消化殆尽。
“咦,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达到了元神巅峰。”杨盘不禁感叹道,坚定己心,定下志向,完成志向,还真是一种不二的修行途径。
这种修行途径,类似于发宏愿修行。
只不过发宏愿是向天道许诺,完不成可是被天道追责的。
当然,要是没有定下时间限制,这宏愿便可以一直拖下去,拖到天荒地老都可以。
只不过,在这期间,修为是不可能有所进步的。
这种修行途径,一般都是那些半步金仙才会选择的,因为他们没有寿元限制,无衰无劫,有的时间来完成宏愿。
―――――――――――――
但杨盘这种定下志向,完成志向,并不是对天道发誓,而是对自己定下一个目标。
完不成,顶多心灵蒙尘,擦拭一番就是了,不会影响修为进展。
当然,道心蒙尘,情节可大可小,后果如何也是难以预料的。
所以,要是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修行者最好还是不要用这种修行途径,按照常规的修行途径修行便是。
“想不到这么快就到了元神巅峰,不渡天劫,修为再无寸进,道蕴积累也同样如此。果然,这方宇宙最正统的大道还真的就生死大道,不经历天劫,修为就难以进步了。”杨盘轻声感叹道。
按照正常的修行来说,杨盘的天劫最少也还要两三百年才会降临。
但修士可以提前引劫的,只要你有把握,一夜之间,连渡四劫,成就天仙,也不是不可以的。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杨盘轻笑一声道,随即飞上了天空,远离了洞府,来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
元神沟通天地,释放气机,主动引劫。
果然,天地立即有了反应。
顿时,天象变化,乌云密布,雷霆积蓄,天机锁定。
杨盘也不敢拖大到肉身硬扛,这方世界的天劫就真的是天劫,是大道的反噬,是毁灭性的天劫,硬扛就是找死,就算是修炼的是佛门金身大法,也不敢用金身硬扛天劫。
杨盘动念间,赤、白、青、黑四道剑光闪烁,四柄宝剑围绕着杨盘,缓缓地旋转。
另外,一张神秘的图录,化作法衣,披在杨盘身上。
准备工作刚刚完成,天劫正式开始了。
元神真人的第一次天劫,九天神雷劫。
“噼啪——轰——”第一道雷劫落下。
杨盘心念一动,诛仙剑第一个迎了上去,锋利的剑锋,连雷霆都被其划开两半。
这第一道雷劫,威力只相当于寻常元神真人全力一击的力量。
但第二道雷劫,威力比前一道要强30%。
“轰——”第二道雷劫落下,根本不给杨盘丝毫喘息的时间。
―――――――――――――
杨盘念动之间,戮仙剑迎了上去,那股死亡剑意,配合着戮仙剑本身,挡下了这第二道雷霆。
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第三道雷劫,威力又比前一道强了30%
杨盘用绝仙剑挡下了第三道雷劫,用陷仙剑挡下了第四道雷劫。
到了第五道雷劫,它的威力再次比第四道雷劫强了30%
到了第七道雷霆的时候,单独用一柄剑已经很难抵挡了,必须要同时动用双剑才行。
双剑合璧之下,杨盘顺利地渡过了八道雷劫,只差最后一道雷劫了。
但这最后一道雷劫才是真正的考验。
前面八道雷劫,是以30%的威力不断地在前一道雷劫的基础上叠加,到了第八道雷霆的时候,威力是第一道雷劫的六倍多。
但这第九道雷劫可就恐怖了,它的威力是前面八道雷劫的总和!
一般的元神真人,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法力还击了,这个时候,许多的元神真人就喜欢运用渡劫秘宝来抵挡。
这是最稳妥的办法,同时这也是为什么元神真人喜欢收集玄之又玄之宝物来炼制渡劫秘宝了。
杨盘手中就有两件功德玄黄宝塔的渡劫秘宝。
渡劫秘宝不是万能的,它也不可能用数量来抵挡天劫。
规则限制了,每一次天劫,只能够动用一件渡劫秘宝,多了就没有效果了。
也就是说,哪怕你手中有九件功德玄黄塔,也不可能用它们来抵挡所有的雷劫。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
凡事总有一线生机,渡劫也是一样的。
所以,渡劫秘宝便是一丝生机,它只能够截取一线生机,由渡劫之人决定,用还是不用,用,又是用在什么时候。
一般来说,面对九天神雷劫,渡劫秘宝会用在这第九道雷霆之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