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2)
“五一”过后,周秉义的“大手笔”发力了。大队的建筑人马从四面八方会聚到了同一条马路,浩浩荡荡地向光字片进发。公共交通几度为之中断,交警大队出动了不少警察疏导交通。建筑大军的载人卡车彩旗招展,彩旗上的名字显示他们来自北京、河北、山东,甚至还有广东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光字片一些在家的男人或青年闻讯后,骑着自行车迎接,但建筑大军的目的地分明不是光字片。他们眼睁睁看着挖土机、轧道车、塔吊车跟在卡车后边继续往前开,站在马路边准备欢迎的人,全都有些困惑。
建筑大军一直往前开,开到了马路尽头。再往前,没有水泥路,而是坑坑洼洼的沙土路了——那里是二〇〇四年的城乡分界线。
那里距离光字片大约三站远,如果从沙土路上继续向前,五里之外会见到第一个村子和耕地。五里之内,沙土路两边是沙化严重的大片野地,蒿草丛生,庄稼难以生长。那里曾经连成一片,沙土路将它一分为二了。至于为什么那里的土地沙化严重,没人能说得明白,也没人认为有研究的必要。
那个地方俗称虎皮冈。各路建筑大军当日纷纷在那里安营扎寨,支起了帐篷,搭建简易房。第二天,他们开始盖宿舍、厕所和食堂,分明是要长住下去。
光字片的人们疑惑极了,一拨接一拨到周秉昆家问究竟:难道你哥要在那地方为咱们光字片的人家建楼?那可是连兔子都不刨窝的地方啊!那里已经不属于城市了啊!如果你哥将咱们光字片的人家都诓到那里去,那么咱们以后就再也不是城里人了,这么大的责任谁来负?那咱们不是太对不起子孙后代了吗?咱们光字片就是再烂,毕竟属于城区啊!光字片的人毕竟有城市户口啊!咱们的子子孙孙也将是城里人啊!——周秉昆,你一定要替我们问问你哥,他到底耍的什么鬼花招!
与测量队刚离开那几天相比,光字片人们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满怀憧憬到感觉被耍了,男人女人们询问起周秉昆时都义愤填膺。
周秉昆哪里又能回答得了他们的问题呢?
何况他也见不着哥哥秉义啊。
一天,蔡晓光来了,秉昆问在哪儿能找到哥哥秉义?晓光说,自己也是偶然遇到秉义一次,他已很少回家住,连嫂子冬梅都难见到他一面。那么大的事,他非要在自己任期内干成,市里财政拮据,基本上不拨款,只给政策支持,全凭他靠人格魅力全国各地到处跑,求爷爷告奶奶似的才好不容易招来了几家客商引来了几家投资。这才哪儿到哪儿?刚够唱一场戏,后几幕怎么演下去,演得如何,还得他使出浑身解数接着“导”。他压力多大,可想而知。开弓没有回头箭,今天在这儿明天在哪儿,估计连他自己也说不准。
秉昆就将光字片的人要求他代问的事情说了一遍。
蔡晓光反问:“你是代他们问呢,还是代表他们问呢?”
秉昆说:“他们只不过让我代他们问问。他们又没选我,我哪儿有资格代表他们?”
晓光说:“不是代表他们就好。哪天他们选你,也千万别上那个套。八字还没一撇,才刚刚落笔,你哥哪儿有精力回答他们那些鸟问题!照我看,那根本就不是些问题!”
秉昆说:“既然不是些问题,他到光字片来一次,向人们解释清楚不行吗?如果他没时间,派人来解释也行啊,或者发一封公开信也比不解释好啊!”
晓光说:“秉昆啊,什么叫老百姓,我比你懂,你哥比我懂。依我看,现在不是答疑的时候。时候不对,解释了也白解释,你就是诅咒发誓,疑心重的人他还是个不信!中国目前的事,难就难在许多人对官员对政府失去了信任。如果像你说的那么做,就得今天向这些人解释这些问题,明天向那些人解释那些问题,后天又有些人有新的问题了。成天解释来解释去的,没精力把正事干成了。中国老百姓说好也好,说操蛋也操蛋。一关系到个人利益,针尖那么大的好处也会打破头去争,拔一毛而利天下那也绝不会干!有那更可憎的,明明是件对大家包括他自己的好事,稍不满足,就煽风点火,起哄架秧子,把好事搅黄了心里才痛快。这种人天生就是搅屎棍。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一块蛋糕我要吃一大块,有人不是偏不让我吃吗?那我他妈的往蛋糕上拉一坨屎,叫你们谁都休想吃上一口!光字片就没这号人啦?”
周秉昆知道光字片也有那号人,但他不愿承认,因为光字片与自己有着血脉联系,他非常不情愿面对现实。
“有,还不少,东挑西挑、欺软怕硬、又贱又坏的人也有!”郑娟心直口快。
晓光表扬道:“还是弟妹敢说实话。弟妹,你给我来碗豆浆,加糖的。”
郑娟受到表扬特高兴,立刻照办。
晓光一口气喝下去大半碗豆浆,又对秉昆说:“别人如果问你替他们反映问题了没有,你就说见不到你哥。你哥肯定有他一套部署,还不是怕节外生枝,分散了他的精力,影响了他的情绪,结果使自己能做好的事没做好吗?我想导好一部电视剧,也不愿刚开机就一再地答记者问,同样的理。”
既然姐夫那么明白的人站在哥哥一边,周秉昆也就不好多问什么。
晓光是受秉义之托来告诉秉昆,抓紧把小院拆了,把门面扩大。
秉昆说:“我不打算一直干下去,以后还是要找工作的,没那必要。”
晓光说:“以后怎么样先别管,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落实你哥的指示。”
秉昆说:“现在季节也不对,马上夏季了,雨水多,等九十月份再落实吧。”
晓光说:“你怎么又犯轴,知道你们手头不宽裕,钱都给你准备好了!”说着拉开手包,取出一捆用牛皮筋扎住的钱放在桌上。
秉昆问:“谁的钱?”
晓光说:“你哥的,和我、你姐的钱有区别吗?哪一个亲人的钱是花得的,哪一个亲人的钱又是花不得的?我告诉你,你不上心,别说我哪天亲自带着人来开工!”
郑娟急了,一把将钱抓过去,数落秉昆说:“哥的指示你都不听,你还听谁的呢?哥能让咱们做犯不着的事吗?手头紧就说手头紧,找那么多借口干什么?你看你都让姐夫着急了!姐夫你别急,这次我当家,我会把哥的指示落实好的。”
晓光被她的话逗乐了。
他临走交代给秉昆一项任务,让秉昆去告诉孙赶超,十月底之前要准备好一万元钱,东借西借也得凑足那个数——还说是秉义的指示。
他走得急,秉昆没顾上再问为什么。
周秉昆家将小院拆了扩大门面的举动,又造成光字片许多人的心理波动。他们认为自己此前的憧憬完全成了幻想,希望彻底破灭了。如果周秉义的做法能给大家带来福祉,他弟弟岂不是多此一举吗?周秉昆的举动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他打算长期住在光字片嘛!
“哀莫大于心死。”光字片的人们死心了,或者说对住楼房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了。他们想,也许总会有那么一天的吧,但估计那是下一代人的福分了。
他们都这样想,便对虎皮冈那边的工程漠然了,不再关注,也不再议论。他们的日子便又恢复了以往过一天算一天的常态。
虎皮冈那边,昼夜机声隆隆,工程突飞猛进。中国建筑行业早已迈入机械化时代,打好了地基,十天半月时间里就会盖起五六层楼,这已是稀松平常的事了。
十月份,两排十幢二十层高楼在虎皮冈拔地而起。只是框架,一切配套设施还没跟上,周边也根本没来得及规划;但市政府发布了正式新闻,宣称那里将成为本市最新的一处市区,名叫“希望新区”。
那天晚上,周秉义终于现身弟弟家。
秉昆一家刚吃完饭,郑娟在洗碗。
秉义说:“弟妹,过会儿再忙,我先跟你们商议一件事。”
郑娟在围裙上擦擦手,挨着秉昆坐在了周秉义对面。
秉义问:“你们知道市里发布的新闻了吗?”
秉昆点点头。
秉义又问:“如果我让你们做什么决定,那肯定是为你们好,你们相信这一点吗?”
秉昆一家三口都点了点头。
“我希望你们,不,也可以说是要求你们,成为那里的第一户居民。”秉义说。
秉昆一家三口都沉默了。
“我需要亲人的支持。”秉义完全是恳求的语言、要求的语调。
秉昆说:“周聪的户口不往那儿迁的话,行。”
秉义说:“要真支持我,就一家三口都迁过去。”
周聪说:“我从那儿到报社太不方便了。”
秉义说:“我已经跟你姑父打过招呼了,你可以再住他那间老宿舍。”
秉昆一家三口又沉默起来。
秉义问:“为什么都不说话?”
秉昆说:“哥,你叫我们说什么呢?那地方现在也没法住人啊。”
秉义耐心地说:“不是要你们现在就往那儿搬。明年‘五一’前我保证那里会通上煤气,适合住人了……”
秉义突然有些急躁,他站起来,挥着手臂,走着大声说:“你们其实不相信我是吧?你们是我亲人,我能诓你们上当受骗吗?市政府支持的事能不靠谱吗?你们不要像别人一样只看眼前,两年之后那里会大变样!再以后,会一年一个样!五六年之后会成为本市居住环境最好的地方之一!一张白纸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们不明白?光字片究竟有什么可留恋的?这里适合居住吗?”
周秉义稍一停,秉昆抓住机会幽幽地问:“那你这些话为什么不对光字片所有的人说一说呢?”
周秉义显然来气了,“连你们都不信,他们会信吗?我为什么要你们扩大门面?你们带头搬过去也可以有门面房,还可以享受其他优待政策。我得把那地方炒热,否则这一批建筑队走了,下一批建筑队就招不来了。一旦招不来了,那地方就真的摊在那儿了。让光字片人家住上楼房的想法就泡汤了!”
“哥,坐下,别急。这个家我说话也算数。我听哥的,我们带头了!”郑娟再次明确地表态。
第二天,她去派出所把全家的户口迁出。她又到新区,在市公安局接待点把户落上。
那事遂成一条新闻,却没引来多少人效仿。光字片的人们仍在观望。
有人说:“周家哥俩演起双簧来了!”
也有人说:“周秉昆因为蹲过监狱,没工作,家庭地位一路走低,当家权被大字识不了几个的郑娟夺过去了,所以才会做出这种缺心眼的事!”
他们都有等着看笑话的意味。
拯救者一门心思工作,被拯救者集体等着看笑话、说风凉话;拯救者想要成功,还必须斗心眼,进行智力博弈——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由于政府官员公信力存疑,这种现象就更不足为奇。
二〇〇五年“五一”节后,周秉昆家真的搬到希望新区去住了。因为是新区的第一户居民,起了带头作用,他们优先选了一处自己满意的门面房和楼上的两居室。煤气已经接通,自来水汲取的是地下水,有关部门经过鉴定水质优良。两排高楼有美观的院墙,临街的一面,新铺的路旁栽上了树苗。
新区为周家的到来开了欢迎会,周家的门面房和两居室住房都经过简单装修。周秉昆一高兴,几天后去找孙赶超,游说那两口子也尽快把户口迁过去。
赶超说:“我们也不是光字片的人家呀,没那资格分到房子啊。”
秉昆说:“那里也卖一部分商品房。我哥去年不是让我告诉你务必凑一万元钱吗?现在才明白,他当初就是让你为买房做准备!”
赶超说:“你今天不明讲,我心里还一直困惑。可……一万元能买下什么房啊?”
秉昆说:“新区欢迎我那天,我哥也到场。他让我告诉你,收你一万元是象征性的。如果你能在买房方面带个头,会给予你和我一样的优待。超,现在我完全相信我哥了!你也要相信他!幸亏我有那么一个哥,他是在利用权力照顾咱俩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你别说了!你哥叫我们凑钱,虽然去年不明白为什么,但明白你哥肯定是有好事想到我们了。钱我们已经凑够……可你说的这事,它也不是那么简单啊!”孙赶超似有难言之隐。
“你究竟顾虑什么,你倒是直说呀!你这么娘兮兮的真让我受不了!”周秉昆发起火来,像秉义曾对他一家三口发火那样。
于虹突然哭了。
秉昆被她哭愣了。
“我们住的也不是我们的房子啊!交一万元就可以住楼房?天上掉馅饼呀?哪儿有那么好的事?我们一迁过去,这房子就充公了!可这是你们的房子啊!那你们不是亏了?!”赶超一急,就把话挑明了。
“我们的房子?对了对了,这破土屋至今还是郑娟名下的房产……可他妈的这也算房产吗?”周秉昆也觉得问题确实不那么简单。
于虹哭道:“能像你和你哥想的那样,我们当然求之不得啦,但我们也不能白住你们房子三十来年,最后又拿你们的房子换新楼房来住吧?”
周秉昆想到,如果郑娟不肯放弃这房产,甚至收回,孙赶超一家便真的成了完全没有房产的人家。
“这……那……只好等我和郑娟商量商量……”他的话还没说完,郑娟也来了——她是来报急信的。新区在市里组织了一批看房团,都是打算投资房产。其中一人相中了秉昆家隔壁的房子,说也要像秉昆一样,上下打通成为复式,在一楼做生意。
“我一听就急了,立刻声明已经有主了,是我丈夫哥哥周副市长留给我家亲戚的!秉昆,咱家隔壁的一、二层无论如何不能落在别人手里!于虹,我是这么想的,咱们两家应该成为邻居。到时把一层打通,咱俩开饭店或超市,合伙做女老板,让秉昆和赶超他俩给当老伙计,那种日子多好,想想都美死了!”
郑娟一坐下就兴奋又着急地哇啦哇啦说开了,秉昆他们三个各有心事,装聋作哑地听着。
郑娟觉出不对头,奇怪地问:“你们都怎么了?福星高照了咋一个个愁眉不展呢?”
她这一问,赶超两口子更不知说什么好了,于虹又要哭了。
秉昆不得不说:“你来之前,我们刚谈到这小破土屋的产权问题……”
“产权?”郑娟四下看看,突然双手一拍,猛然醒悟道,“我想起来了,这里原先是我的家!”
秉昆说:“对。咱俩结婚后,赶超他俩一直住这儿。”
郑娟问:“那快三十年了吧?”
秉昆说:“是啊,不解决产权问题,你说的那种好日子,它就实现不了。”
郑娟问:“谁挡着咱们把产权问题解决了吗?”
秉昆说:“怎么解决呢?都得听你的呀。”
郑娟问:“我做得了主?”
秉昆说:“只有你能做主。”
“我还以为我做不了主呢!”郑娟双手又一拍,“我能做主不就简单了?赶超,于虹,我把这里给了你们不就得了嘛!”
赶超抬头道:“嫂子,我们不能白要。”
郑娟说:“我也没说白给呀!我从没穿过双皮鞋,你们两口子怎么也得给我买双皮鞋谢我!我可不要翻毛的,也不要猪皮的,水牛皮的也不行,别人说容易穿走样。你们得给我买双上等黄牛皮的,好看的。”
赶超连说:“照办,照办!”
秉昆也说:“你可想好了,不许反悔!”
郑娟说:“这么点儿事你就不能替我做主了?如果我不来你们仨就一直愁下去?一处破土屋我有什么反悔的?于虹,找张空白纸来!”
秉昆问:“你要干什么?”
郑娟说:“咬破指头写下血字据呀,你不是怕我反悔嘛!”说罢,真将一根指头往嘴里塞。
秉昆连忙阻止:“别别别,用不着你那样,我信了!”
于虹抱住郑娟哭了。
赶超两口子的事一波三折。首先是,那破土屋不属于房管所登记在册的公房,也不属于某单位。要说完全属于郑娟吧,她又任何证据都没有。什么人当初经什么部门批准当年盖了那土坯房,又是在什么情况之下由郑娟一家住上了,不但郑娟说不清,也没有任何人能说得清。新区居民登记点的负责同志认为,如果太平胡同居委会主任肯出具证明材料,再由区一级民政局盖章,他们就可以给落实。当年认识郑娟和她母亲的居委会主任早死了,往后的主任们都没见过她,反倒以为孙赶超一家才是屋主。郑娟用了整整两天时间,三十年后遍访故地太平胡同,挨家挨户寻找还记得自己的人。她当年过的是隐居式的生活,能回忆起她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她一提自己卖冰棍的老娘和瞎眼弟弟,有些人却印象深,还记得。后来成为北普陀寺萤心师父的光明,在太平胡同已是鼎鼎大名。名人的姐姐请求做证,何况是佛门名人,谁都不敢拒绝,老百姓谁不想取悦僧医的姐姐呢?两天后,郑娟大功告成,周秉昆所写的“情况说明”上按满了指印签满了名。街道主任一见,也只得盖上了印章签上了名。区民政局却说还不行,得补上派出所的章,郑娟又颇费口舌去补上公章。周聪和赶超两口子都要上班,不能陪她去做。秉昆忙于新家那边的安顿,也没陪她。那么难办的一件事,完全是郑娟独自办成的。
然而,区里却并没盖章,说要研究研究。周副市长的弟媳找上门的事,他们倒也不敢拖着压着,而是踢皮球,派人将“情况说明”呈送给了周秉义。
周秉义直接做了如下批示:
(一)孙赶超一家属于本市无住房居民,这样的居民估计还有不少,各区应进行普查登记,做到心中有数。
(二)光字片的开发是全市消除土坯房和危房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对于孙赶超那样的家庭,应着力帮助他们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小康梦,解决一户是一户,解决一批是一批。
(三)郑娟是周秉昆之妻,她名下的房产当视为夫妻共同房产。鉴于他们已在新区享受了住房优惠政策,住房面积大于两处房产面积总和,他们在太平胡同的房产不可在今后拆迁中要求置换。
(四)协助周秉昆夫妇将太平胡同房产转移至孙赶超名下,做法完全正确。对于广大群众互助友好行为,各级基层组织都应该大力支持,广泛宣传,进一步促进拆迁工作。
(五)原属周秉昆夫妇的太平胡同房产面积较小,且孙赶超一家不属于光字片居民,不能享受此次光字片居民的拆迁优惠,若孙赶超一家率先购买新区住房,可按规定给予一定优惠。
(六)孙赶超一家若希望购得与周秉昆夫妇同样的住房及门面房,建议支付三万元为妥。这属于本市无房居民带头购买新区住房的特别优惠价,且下不为例。
周秉义批示后,一个电话将周聪召到了办公室。
周聪出现时,周秉义正在擦办公桌。他已很久没在办公室了。
周聪坐下后问:“秘书是虚配的?”
秉义说:“替我忙别的事去了。”
他让周聪看看他的批示。
周聪叫好道:“目的达到了,很讲原则,又不留把柄,但也等于没有批示。刀架在我赶超叔脖梗上,他也再拿不出两万元钱来。”
秉义说:“我让你来,就是让你去找周玥,让她那公司先行借给孙赶超两万元。”
“你这话说的!她为什么听我的?”周聪不以为然。
“带着我的信去。”周秉义从抽屉里取出一封写好的信放在周聪面前。
周聪拿起瞧了一眼说:“还封上了,成心不让我知道内容?”
周秉义说:“你没知道的必要。”
周聪说:“她不给你面子呢?”
周秉义说:“她还没那胆量。”
周聪说:“如果我赶超叔还不上钱呢?”
周秉义说:“那怎么会!慢慢还嘛。两年还不上三年还,三年还不上五年还,总能还上的。”
周聪说:“你这是杀熟啊。”
周秉义说:”也是劫富济贫。想当年,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靠东北重工业拉动的,否则难以实现。我了解过,孙赶超父亲那一代工人对国家做过贡献。他们夫妻二人都是下岗工人,也是为改革承受阵痛的人。我帮不了一批,还帮不了一个吗?”
周聪说:“我提醒你,劫富济贫那种话,你身为副市长以后不能公开说,许多私企老板最反感这四个字,小心他们围攻你。”
周秉义不屑地说:“围攻我?他们没那点儿水平吧?劫富济贫那四个字不是他们自己先说的吗?无论国企私企,凡企业就得承担一定社会责任!让他们做点儿慈善的事,就像割他们的肉似的,胡扯什么劫富济贫。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今后都得好好补上社会责任这一课。如果都赚得盆满钵满就往国外转移,迟早会出事,国家还有希望吗?”
周聪说:“可政府部门经常打着社会责任的幌子对他们乱摊派,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周秉义说:“那是另一个问题。没工夫跟你扯这些了,快去办!”
周秉义写给周玥的信只有一页纸,半面字。
周玥看得表情大不自然,脸红到了脖子,都快哭了。
“你别管了,让我大舅放心吧。”她就说了那么两句话,把表弟撇在自己办公室起身就走。
周聪不清楚周秉义究竟写了些什么,反正能觉得表姐读了信后挺受伤。
数天之后,孙赶超成了在新区买房的第一人。郑娟的愿望实现了。
此事在全市倒没成为什么新闻,在光字片却震动不小。太平胡同的无房户居然成了新区的第二户居民,并且享受了购房特别优惠。“特别优惠”对一些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他们结伴前往新区考察。
那时,第一批建筑队已经离开,第二批建筑队也已进驻。面积更大的建设工地上,到处都是有条不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塔吊林立,挖土机轰响,哨声不止。
他们一看到周秉昆与孙赶超两家带门面的住房,眼红了,羡慕嫉妒——却没恨,也没理由恨。落户接待点天天等着他们落户,他们自己却总在观望嘛,哪里恨得着带头落户的人家呢?
有人开始另外暗打自己的如意算盘——总有你周秉义亲自来光字片苦苦动员我们搬迁的那一天,到那时候咱们可得好好把条件掰扯掰扯。
周秉义仿佛猜到了他们的心思,就是迟迟不在光字片露面,却连续几天出现在电视里,为新区做广告,不遗余力地推销楼盘,招揽居民。相关政府部门的头头脑脑陪同亮相,宣传站台。
这些动作起到了作用,新区楼盘真被他炒热了。光字片的人来气了,姓周的暗中拿了房地产商多少好处,那么起劲儿地替他们卖房子!新区可是为我们开发的,怎么把我们晾在这儿不理不睬了?
实际上并非如此,与光字片部分人家的谈判早已暗中进行。他们有时在对方的工作单位谈,有时也直接去光字片居民家里谈,只是中午时分光字片分外安静,谁家来了“客人”左邻右舍都无人知晓。
只要答应多置换几平方米房子,急于改善居住条件的光字片居民总会答应搬迁,而且他们都会严守秘密。
忽然有一天,光字片开来了卡车队,连续替一些人家往新区免费搬家。
周围一些人家看着看着都有些傻眼了。
不久,又来了一批拆房工,小心翼翼地将腾空的土坯房一一扒倒,清除,一点儿都不留下可能引起纠纷的问题。他们经过培训,个个都很专业,对给周围人家造成的不便一再道歉。若哪一户口人家极其不满,也可以写在意见册上。若想得到一些补偿费才肯罢休,想要多少也可登记,过后再协商。只要合理,保证补偿。
接着来了修路队——搬走了一些人家,光字片终于有修路的余地了。
没搬走的人这才恍然大悟,当初他们困惑不解的“井田方案”原来是这么回事:长长短短一条条临时路段,将光字片剩下的土坯房隔成了许多方阵,每一个方阵的面积都足以保持一定间距盖起几幢高楼。
然而,人们还是不明白周副市长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
又过了几天,周秉义终于在光字片露面,他站在一辆小卡车上,手持话筒,秘书站在身旁。
不用组织,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围住了小卡车。
周秉义向人们讲话,也可以说演讲。那天他精神抖擞,嗓音清亮——
我不跟大家客气了,今天是来跟大家打开窗子说亮话。大家对于我,应该说是知根知底。我从小到下乡前,一直是光字片长辈心目中的好儿子,方方面面都好,是大家要求孩子学习的榜样。我回忆起来,常常觉得自豪和骄傲。我的父母大家就更熟悉,我感激各位对我父母的尊敬和友好。我母亲当街道小组长时,一些长辈对她非常支持。我妹妹和弟弟,许多人也很熟悉。总而言之,我们老周家三个儿女,没有什么瞒得了光字片的人。咱们光字片人家的许多长辈,一九四九年前就居住于此,当时这里叫穷人窝。后来,他们中许多人成了东北解放后最早的产业工人,这个地方也不再叫穷人窝了。但是,这里却一直住着本市很穷的人家。
我的父母当年并没指望我将来当官,他们更乐于看到我成为教育工作者,那也是我自己的人生理想。后来阴错阳差,我成了国家于部,成了大厂的党委书记,成了全省第二大城市的市委书记,成了中央机关的于部,现在又成了本市的副市长,主抓像光字片一样的土坯房和危房的改造开发工作。我不会当官,却一门心思想要当好官。不会当,学着当,以混着当官为耻,以瞎当官为戒。我不是在北京当官当不下去了,是我自己要求调回来的。
为什么呢?我老了,快到退休年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