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阿琴波尔迪(2)(1/2)
到了八岁,汉斯·赖特尔不再对学校有兴趣了。此前,他有两次险些淹死。第一次在夏天,是个柏林来的年轻游客救了他。这个游客正在饶舌女村度假。他看见有个孩子的脑袋在岩石附近忽隐忽现;看清楚(他是近视,起初以为是海藻)果然是个孩子后,连忙脱下西装,因为里面有重要证件,顺着岩石下到最底层,最后入水。划了几下水后,最终来到孩子身边。他从海上看岸边,想找一个上岸的合适地点,然后开始游过去,那里距离他下水的地方有二十五米远了。
年轻的游客名叫福格尔,是个令人难以理解的乐天派。有可能他不是乐天派,而是疯子。他来饶舌女村度假是遵照医生的嘱咐。医生担心他的健康,打算随便找个借口就让他离开柏林。假如你稍稍深入了解一下福格尔,那很快就忍受不了他的存在。他相信人性善,认为善良的人可以从莫斯科走到马德里,无论野兽、警察还是海关人员都不会打搅他,因为他会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其中包括时不时地离开大路,越野而行。由于轻率又笨拙,让他一直没找到女朋友。经常不管对象是谁,就大谈手淫的治疗功用(还举出康德为例),说是从小小年纪到垂垂老迈都应该手淫,这常常会让饶舌女村的姑娘们捧腹大笑;而让他柏林的熟人们厌烦不已,因为他们早就听腻了这套宏论,认为福格尔之所以固执地要说明这一切,实际上是要当着他们的面或者跟他们一起手淫。
但是,他也非常看重勇敢精神,因此一看到有个孩子(起初以为是海藻)快要淹死了,便毫不犹豫地下水营救,尽管岩石下面的海水波涛汹涌。另外一件事需要指出,福格尔把个金发、古铜色皮肤的男孩看成了海藻,这个错误那天夜里折磨着他,尽管事情完全过去了。躺在床上,屋内一片漆黑,福格尔像往常一样重温白天发生的事情,就是说,怀着非常满意的心情回忆大事。忽然,他又看见了那个正在溺水的孩子,发现自己在注视着那个孩子,心里怀疑那是人呢还是海藻。他立刻惊醒过来。心想:怎么能把孩子和海藻混淆在一起呢?接着,又想:难道孩子和海藻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在提出下个问题之前,福格尔想,也许柏林的医生是对的,自己在发疯,或许没疯——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发疯,但如果非要用某种方式说出来的话,可以说是在发疯的门口露头了;他想,孩子和海藻毫无共同之处,那么那个站在岩石上把孩子看成海藻的人,就是脑筋没调整好的,不是恰如其分的疯子,因为疯子不动脑筋,但是脑筋没调整好,所以今后凡是与心理健康有关系的一切都要特别加小心。
后来,由于整宿难以入睡,他就想那个救出来的孩子。他记得孩子很瘦,很高,说话极糟糕。他问他出什么事情了,孩子回答说:
“没、没、没。”
福格尔问:“你说什么?没什么?”
孩子还说:“没、没、没。”福格尔明白了:就是没发生什么事情。
于是,下面的话也让福格尔觉得非常生动、开心;因此他开始提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只是为了听孩子说话好玩,孩子回答任何问题都非常从容;比如,福格尔问:那片森林叫什么?孩子回答说:古夫林。意思就是:古斯塔夫林。远处那片树林叫什么?孩子回答说:克塔林。就是说克雷塔林。克雷塔林右边的黑树林叫什么?孩子回答说:无林。就是说:无名林。最后,他俩来到岩石顶上,就是放有重要证件的西装的地方。应福格尔的要求,孩子保证今后不再下海,接着在海鸥窝里找到了自己的衣服。二人分手前,做了自我介绍:
“我叫海因茨·福格尔。”福格尔好像在跟傻子说话。“你叫什么?”
孩子说:汉斯·赖特尔。发音清晰。握手后,各奔东西。福格尔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成眠,也不肯开灯。这孩子在什么地方像海藻呢?他想:是瘦吗?是金发?是安静的长脸?他又想:我应该回柏林吗?应该更加认真地遵照医嘱吗?要开始研究自己吗?问题太多,想累了。手淫一番,睡意袭来。
小汉斯·赖特尔第二次险些淹死是在冬天。那是他陪着几个近海捕鱼的人在蓝女村对面撒网。夜幕降临。渔夫们聊起来海底下活动的亮光。一个说:那是死去的渔夫在寻找回村的道路,要回陆地上的坟地。一个说:那是发光的地衣,一个月发光一次,好像是在一夜之间,把三十天积累的能量释放出来。一个说:那是一种海葵,只存在于那片海岸,雌海葵发光是为了吸引雄海葵;但是,大家都知道海葵是雌雄同体的,没有什么雌雄之分,而是同住一体,好像同心而眠,醒来时,一半海葵想操另外一半;好像同体内有男女;如果是不生育的海葵,则是二尾子和男人同居。一个说:那是电鱼,一种怪物,对它们要特别小心,要是落入你的网里,很难跟别的鱼类区分。但是,如果吃了电鱼,人会生病的,胃里会发生电击,甚至致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