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惊天之变(2/2)
在帐外,面向北方设了一个香案,随官都在远处排立。粘罕安排皇帝望着香案拜了两拜,由萧庆读了金国皇帝的诏书。宋钦宗这才确切地知道自己被废了,他不仅回不去汴京城,还可能连在北宋都待不下了。所有的官员也都吓傻了,他们只会磕头,请求金军收回成命,但粘罕拒绝了。 [72]
粘罕让萧庆和刘思扒掉皇帝的龙袍,把衣服都扯裂了,何666 等人目瞪口呆反应不过来,李若水上前抱住皇帝,厉声说:“这贼乱做!此是大朝真天子!你杀狗辈不得无礼!” [73]
金人将李若水带下,囚禁起来。事后,李若水与粘罕争辩曲直,大骂粘罕背信弃义,几乎被打死。金人中有人感慨李若水是个壮士,想要救他,劝说他识时务,可以受到重用。李若水以绝食作为回答。粘罕还不死心,最后又见了一次李若水,才下令将他敲杀。他死于二月二十一。 [74]
金人日后感慨,他们灭辽时,辽国死节的大臣有十几个,但灭宋时,死节的只有李若水一人。 [75]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李若水等人的判断失误,让宋钦宗轻易出城,才成为人质,李若水之死,更像是一种赎罪行为。
人们往往以为,战争的结果只有并吞一种方式,事实上,另一种方式可能更常出现,那就是将原来的君王废掉,换一个听话的人当君王。这种方式不仅见于其他国家,就连汉人也经常使用。
比如,汉唐时期在西域对付不听话的小国国君,就经常采用这种做法。在东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也常常采用。在世界上这种方式更常见,比如法国入侵墨西哥,要找一个奥地利王子去当墨西哥皇帝。
为什么不直接占领?主要考虑到统治成本太大。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占领区的人民不会屈从于侵略者,只好采取间接方式,找一个听话的人做代理。这个听话的人独自行使行政权,但又承认战胜者的宗主权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在战争之始,金国的目的就是占领河北、山西地区,这两片地区紧挨着金国国土,是可以控制的,也是必须控制的。但由于北宋太大,更广阔的陕西、四川、两湖、江西、淮河、江浙、两广等地区已经超出了金人的控制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吞并而不产生副作用,最好的方式是寻找一个听话的人来担任汉族皇帝。
所以,斜也和粘罕赞成的“换人”做法,并不是特例。
但是,放到具体的环境里,赵氏下台之后,到底换谁呢?显然不能换一个金人,金人没有威望,立不住。只有从宋人中寻找一个人选才行。除了皇室之外,最有威望的人一定出在大臣里,要在大臣中选择,还不能选一个对金人有敌意的。到底要选谁呢?
元帅们决定把选择权交给宋朝的大臣们,让他们自己推选。同样是在二月初六这一天,元帅们已经写好了请宋朝大臣推举贤王的命令。 [76]
最重要的事情则是取得废皇帝的配合。因为接下来,必须将皇帝的所有家族成员都弄出城来带走,这才不会妨碍未来的新皇帝执政。将不听话的人以及家族全部带走,剩下的人就好说话了。另外,只有前皇帝同意了,大臣们才能放开手脚配合金人的工作。
虽然废黜皇帝的过程非常突然,但宋钦宗很快就明白过来,他不得不配合金人的要求。他给汴京的留守孙傅写了一封信,他请孙傅配合金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请太上皇和家族成员尽快出城。 [77]
有了废皇帝的信,金军也随后下令:太上皇和宫眷们必须在七天之内出城,大臣们也必须在同时间段内完成推举新皇帝。
金国皇帝的诏书、元帅府请群臣选举新皇帝的信、宋钦宗请皇族出城的信,三份文件统一交给了吴幵和莫俦两人,由他们带回城中。邓珪率领内侍百余人也赶快进城,将后妃、帝姬、王妃等牢牢看住,以免逃走。 [78]
金人的命令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在前两天,这一震动却只限于帝国的最高层官吏。因为孙傅、王时雍、徐秉哲、范琼等人把消息扣住了,没有向下传达。
孙傅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大惊失色,他立刻写信请求元帅们收回成命,他表示,太上皇和诸王等都可以按照要求送走,但请将皇帝还回来。这封信于二月初七发出,石沉大海。于是孙傅又写了第二封信,这一次只要求立一个姓赵的皇帝即可,如果不想从宋徽宗诸子中选择,可以选择宋神宗的子孙们。
二月初八,孙傅又发出了第三封,请求立一个姓赵的皇族即可,他还写了另一封信,要求不要将皇太子请出城去,让他留下继续监国,直到选出新的皇帝。二月初九又发一道。初十再发两道。 [79]
但这些信都没有换来金军的同情,他们反而更加催促城内,尽快送出皇室、选举新君。 [80]
金人咄咄逼人,宋朝的大臣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到底是尽忠于赵氏,还是满足金人的要求?
事实证明,大臣对前朝的忠诚是短暂的,以王时雍、徐秉哲、范琼为首的留守官吏们最担心的是,如果完不成任务,金军会毁灭掉汴京。他们的家属都在城内,一旦金军屠城,谁都跑不了。最好的方法,还是尽快满足金军的要求,将赵氏老小全都送出去。 [81]
关于太上皇宋徽宗如何出城,还有一番故事。二月初七大臣们请宋徽宗出城时,并没有告诉他赵氏江山已经被废黜了。当天早上,宋徽宗的住所来了四位官员,他们是李石、周训、吴幵、莫俦。四人见到太上皇,表示皇帝带来了消息,金人一定要见太上皇。
四人继续说,皇帝和金人经过谈判,金人做了让步,可以让太上皇不出城,而是到南薰门附近的厂舍里,在那儿向金人上请求书,请皇帝归来。请求书送到两位元帅那儿,走一下过程,金人就会把皇帝放回来。
他们还特别提醒太上皇,金人并没有恶意,反而希望成全一件好事,希望太上皇配合。还有人传了皇帝的话:“爹爹娘娘请便来,不可缓,恐失机宜。”
太上皇沉吟良久,充满了怀疑,他问道:“军前没有变动吧?你们没有隐瞒什么吧?你们不要因为小事而误了我的大事,如果有变,告诉我,我好早做准备。”
李石等表示,如果有假,愿意承受万死。
太上皇抱怨说,当初金人围城,皇帝不让他离开,又不让他参与决策,什么事都不让他知道,才到了现在这一步。他再次请求李石等不要隐瞒他。李石表示没有隐瞒。
太上皇这才请人去找他的妻子太上皇后。找到太上皇后之后,他们都换上道服。太上皇退休之后大都穿道服。在前往南薰门的过程中,又有大臣姜尧臣劝说他不要去,怕有诈。但太上皇表示,既然金人要求他只到门头不用出城,那就去看看吧。
张叔夜也劝说太上皇不要去,恐怕一去不复返。太上皇正在犹豫的工夫,负责押送的范琼却拦开了张叔夜,太上皇只好上路了。 [82]
他自己也知道事情不好,但还在说,如果能够用老命把皇帝换回来,保住社稷,那就算死了也值得。周围的人都大哭起来。
为了防止万一,太上皇将常用的御刀交给了一位叫作丁孚的侍从,让他跟随左右。他们坐着肩舆从延福宫出来,经过晨辉门,前往南薰门。
在城门外,两位元帅派了上万骑兵,从南薰门一直排到了青城和刘家寺两寨,元帅们亲自驻扎在南薰门瓮城下。 [83]
中午,太上皇来到了南薰门,金人将他围住,他才知道果然有变。丁孚已经被金人架到一边,将佩刀收走。太上皇就这样被金人带到了青城的斋宫。 [84] 两位元帅讽刺太上皇:“你不让和亲,现在所有人都成了俘虏,你还有什么脸见人?”
太上皇在青城见到皇帝,父子相拥大哭。
除了太上皇,按照金人的要求,后妃、嫔御、诸王、王妃、帝姬、驸马,也就是赵家父子二代的直系亲属和家庭都必须全体出城。 [85] 于是,二月初七,除了太上皇夫妇,还有郓王以下三千人,包括诸王妃、公主、驸马等出城。 [86]
二月初八出城的有:其余诸王、与皇帝接近的宗室、曹张两公主、鸿胪少卿康执权和元当可、光禄少卿范寅敬、少府少监苏余庆、军器少监徐天民、将作少监冯时等人。 [87]
后妃、诸王还可以乘车坐马,乳妪婢使只能步行。这时百姓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见到此番景象都很害怕。但也有人猜到了些什么。太上皇出城那天,在西角楼有两个百姓试图拦住太上皇的车驾,没有做到,过了一会儿,燕王来了,两人将燕王拦住问道:“大王家的亲人都走了,一城生灵又怎么办?不如留下一个以存国祚。”
燕王哭着回答:“大金要我,教我奈何?”
两人回答:“百姓愿与大王一处生死,如何?”
范琼听说了,命令将两人抓住斩首。 [88]
二月初九,皇帝被废的消息终于捂不住了,宣德门外贴了黄榜,宣布了这件事。这也是范琼最紧张的时刻,他怕人们闹乱子。他大声安慰人们说这不要紧,没什么大不了的。他说:“你们只是少了个主子,东也是吃饭,西也是吃饭。这就像军营里,姓张的来管,叫他张司空,姓李的来管,叫他李司空。你们军民百姓都快回去干活儿,照管好家里的老小才是正道!” [89]
范琼说的道理放在现在来看也不过时,但在当时却人人自危,下午街道上就一个人都没有了。夜间巡逻的不下万人,一是百姓感觉不安全,自发巡逻;二是官家害怕闹事,也组织巡逻。
既然百姓已经知道了,孙傅乘机组织了又一轮请愿。百姓代表们在城门口请求放回皇帝,金人拒绝了。 [90]
二月十一,皇后和太子出城。 [91] 皇太子出城是城外的皇帝和太上皇邀请的。他们前一天来信表示希望爷孙三代团聚。太子等人分别乘坐五辆车,从南薰门出。其中太子与皇后同车。孙傅作为太子的监护人一路哭着跟随,要和太子一起前往金军营地,到了城门口,被范琼死死拦住。开封府徐秉哲向众人解释说:“这是不得已呀,少了一个人都是我的责任!”
在皇太子出城前,一位叫作吴革的人见到孙傅,向他出主意,要求将皇太子留下。孙傅表示金人不会罢休。吴革的计策是:找一个像太子的孩子上车,出朱雀门后,找一些百姓叫他们装作想截留太子,乘机将孩子摔死在车下。再把孩子的尸体交给金军说太子死了。把真正的太子设法转移。孙傅没有胆量这么做所以告罢。 [92]
出城后的皇族并没有受到良好的待遇。直到二月三十,皇帝写信给两位元帅,请求给予必要的饮食和衣服,金人才通知开封府将皇帝的日常衣服送出。人们听说了无不声泪俱下。 [93]
【注释】
[1] 参考《东京梦华录》。
[2] 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3] 参考《靖康纪闻》。
[4] 参考《三朝北盟会编》。
[5] 参考《靖康纪闻》。
[6] 参考《东京梦华录》。
[7] 综合《靖康纪闻》与《靖康要录》。《靖康纪闻》记为正月十二。
[8] 参考《瓮中人语》。
[9] 参考《靖康纪闻》。
[10] 参考《瓮中人语》。
[11] 参考《靖康要录》。
[12] 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13] 《三朝北盟会编》引《宣和录》。
[14] 《三朝北盟会编》引《靖康遗录》,以及《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15] 参考《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16] 参考《宋史纪事本末》。
[17] 参考《瓮中人语》。
[18] 参考《靖康纪闻》。
[19] 参考《靖康纪闻》。
[20] 参考《续资治通鉴》。
[21] 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22] 参考《三朝北盟会编》。
[23] 参考《三朝北盟会编》。《瓮中人语》记为十二月十四,恐误。
[24] 根据《三朝北盟会编》《靖康纪闻》。《瓮中人语》记为十二月二十四。
[25] 参考《靖康纪闻》。
[26] 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靖康要录》。
[27] 参考《金史·太宗纪》。
[28] 《南征录汇》引赵士先《毳幕闲谈》。
[29] 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30] 引自《靖康纪闻》。
[31] 《南征录汇》引李东贤《辛斋笔记》。
[32] 参考《靖康纪闻》。
[33] 《三朝北盟会编》引《靖康小录》。
[34] 参考《瓮中人语》。关于和亲与女人的问题,见“第十六章 战争中的女人”内容。
[35] 《靖康纪闻》写作何揆,其余书都写作徐揆。
[36] 参考《靖康纪闻》。
[37] 《大金吊伐录校补》第一到一三七篇。
[38] 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发生于正月二十七。
[39] 参考《靖康要录》。
[40] 参考《瓮中人语》。
[41] 参考《靖康纪闻》。
[42] 参考《靖康纪闻》。
[43] 参考《瓮中人语》。
[44] 参考《靖康纪闻》。
[45] 参考《靖康纪闻》。《靖康要录》中没有“敦仁体信”四字,同时“偃武”作“成武”。
[46] 参考《瓮中人语》。根据《靖康要录》银只有二百万两。
[47] 参考《靖康纪闻》。
[48] 参考《瓮中人语》。乐工的具体名目根据《靖康纪闻》补充。
[49] 参考《靖康纪闻》。
[50] 参考《开封府状》。
[51] 参考《靖康纪闻》。
[52] 参考《靖康要录》。
[53] 参考《瓮中人语》。
[54] 《靖康纪闻》记为正月二十八,《瓮中人语》记为正月二十九。
[55] 参考《靖康纪闻》。
[56] 参考《瓮中人语》。
[57] 参考《靖康要录》。
[58] 根据《三朝北盟会编》,标为正月三十,但从内容看,这份名单有可能是金军索要的总名单的一部分。
[59] 参考《瓮中人语》。
[60] 参考《靖康要录》。
[61] 参考《靖康纪闻》。
[62] 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63] 以上与以下未注明出处的,均出自《靖康纪闻》。
[64] 全文为:“崇天继统昭德定功敦仁体信修文偃武光圣皇帝,初四册立,初五移寨,九日受贺,十日还明兴。”
[65] 《南征录汇》引《屯翁日录》。司马朴生平根据《宋史·司马朴传》。
[66] 《大金吊伐录校补》第一三九篇。
[67] 参考《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68] 参考《南征录汇》。
[69] 《南征录汇》引《毳幕闲谈》。
[70] 关于斡离不与茂德帝姬之事,见“第十六章 战争中的女人”内容。
[71] 参考《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72] 《三朝北盟会编》引《宣和录》。
[73] 参考《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与《三朝北盟会编》。
[74] 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75] 这个说法不够准确,之后自杀者如张叔夜、何666 、孙傅在“第十七章 撤离”中还有叙述。
[76] 《大金吊伐录校补》第一四〇篇。
[77] 《大金吊伐录校补》第一四一篇。
[78] 参考《南征录汇》。
[79] 《大金吊伐录校补》第一四二到一四五篇,第一四八到一五〇篇。
[80] 《大金吊伐录校补》第一四六、第一五一篇。
[81] 参考《中兴遗史》。
[82] 参考《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83] 参考《南征录汇》。
[84] 参考《北狩见闻录》。
[85] 参考《瓮中人语》。
[86] 参考《靖康要录》。
[87] 参考《靖康要录》。
[88] 参考《中兴遗史》。
[89] 参考《中兴遗史》。
[90] 《大金吊伐录校补》第一四七篇。
[91] 参考《瓮中人语》。
[92] 参考《中兴遗史》。
[93] 参考《靖康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