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诗人十四个 > 春在堂前的花落了

春在堂前的花落了(1/1)

目录

苏州观前街旁的马医科巷里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园林,叫作曲园,是俞樾的旧宅,宅中有一处“春在堂”。俞樾是俞平伯的曾祖父,俞陛云的祖父。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俞樾赴京参加复试,诗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题面的意思当然指向伤春,俞樾的答卷却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 [192] 为首句。主考官曾国藩认为这两句诗与宋祁的“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193] 志意相似,能写出这样的诗,他日面临逆境必然有所成就,于是将俞樾取为第一。几十年后,俞樾在《春在堂随笔》的序里讲到这段往事,感慨自己在仕途上未有成就,幸而能以撰述传世,不算辜负“春在堂”之名。

我对俞樾不太了解,对他的印象来源于三件事。一是大学时在曲园游玩的经历。二是俞陛云的《诗境浅说》。俞陛云由祖父抚养长大,俞樾给俞陛云编的教材叫作《曲园课孙稿》。俞陛云长大中了探花,可惜不久后科举废除,接着清朝灭亡,他不愿出任伪职,就也在家编教材教孙子孙女学诗,《诗境浅说》就是这样产生的。三是因为我关注清代的女性写作,所以对那些特别愿意教女儿读书写诗的父亲大有好感,而俞樾就是这样一个父亲。从俞樾到俞平伯,这个家族大致给我一种通达、乐观的感觉。

俞樾的次女名叫俞绣孙,著有《慧福楼幸草》。《春在堂全集》中有好几处记载了俞樾和女儿讨论诗歌、拿诗歌开玩笑的故事,可见他对这个聪慧女儿的偏爱远超其他孩子。少女时代,俞绣孙写过一首落花诗,这首诗中伤感的意绪让俞樾不安,于是他作词一首开解女儿。俞绣孙三十四岁时去世,俞樾无比悲痛,又想到这件一语成谶的往事,于是收集女儿的遗稿,刊刻了《慧福楼幸草》,将这件事写在卷首。

金缕曲 [194]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

凭彩笔,绾春住。

从艺术角度说,这也许算不上最好的词。词要用意象、情境、口吻来说话,而不是直接讲道理,但俞樾就这么大大咧咧地讲开了。上阕不过是“春去也,那能驻”的少女情怀的演绎,而且俞樾演绎得很标准,从“花信匆匆度”到“更不问,埋香何处”,就像重叠了千百首落花诗后平均下来的结果,也像现代科学家重叠上千张人脸后得出一张标准的美人照。俞樾这样做的目的却是为了在下文否定这种陈词。

上阕是对少女情怀的戏仿,下阕就转为温暖可信的慈父口吻。有时候,我看到奶爸充满耐心地跟小朋友讲解诸如“这只小蝴蝶死了去哪儿”“小青蛙的妈妈会不会想它”之类的问题时,绞尽脑汁也要编出一个光明的结尾,唯恐伤害了儿女们纯真的心灵。俞樾也是如此。

他想向女儿传达一种成年人的人生观,认识到生命是既短暂又漫长的。“浮生大抵无非寓”是说生命的短暂和偶然,就像客途中在旅社落脚,又终将离开。“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却是在说哪怕是这短暂的人生,似乎也已够用了。我们虽然不能永远青春,但生命是一步一景,每一步都可能带来新的喜悦,就像那小小的曲尺形的曲园,每一折都别有洞天。青春时代的少男少女以为生命是一览无余,全盘皆输或全盘皆赢,因此容易投入,也容易绝望。很多早慧的孩子选择在青春时代就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是因为他们过早地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脆弱,却还没有见识过生命的强韧与从容。俞樾后来以“慧福”为俞绣孙的楼名,即希望其早慧能够在时间的滋养中酝酿成福。事实上,等年岁渐长,生命的根系逐渐发达,就会发现我们没有那么容易被消灭,这绝不仅仅是因为能力或意志增强了,而是因为我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涉足更大的世界,将情感分配给更多的人和事物,生命也因之有了更多的支撑。

俞樾说:“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这话里有种老来顽皮、不服其老的意思。他的一生谈不上平坦,国破家亡、妻离子殇都遇到过,但在这跌宕起伏的人生中,确实感到有无穷的意趣,就像诗人沈泽宜的诗句“为生命的短暂相逢兴高采烈” [195] 。现在的春在堂前,悬挂着俞樾的自撰挽联:“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成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平生三十余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乎。”他于八十六岁高寿去世,在斜阳花阴中真是坐得够久够久,死前还意犹未尽地写了九首莫名其妙的预言诗,预告之后二百年的世界大势。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吴江女子的那个故事里缺少一个父亲的角色。如果有一个俞樾这样的父亲在,他会不会早就看明白女儿的心事,将那个酿成大错却毫不知情的叶元礼抓回来,促成一桩好事?这样的结局虽然落入俗套,可它才是我们心底最妥帖的愿望。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