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诗人十四个 > 梅花落在公主额头上

梅花落在公主额头上(1/1)

目录

“鬲溪梅令”这个词牌是南宋姜夔自创的。我不清楚现在可以听到的笛曲《鬲溪梅令》与姜夔当年创作的是不是一个样子,但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时,确实被深深打动。那是我上大学时,有一门诗词习作与吟唱课,老师是周秦教授,也是昆曲专家。我们当时在苏州大学东区法学院一楼一间破破烂烂但采光透气特别好的教室里上课,周老师在黑板上抄完曲谱后,就站到教室后面吹笛子。有一次是北曲,笛声一传出,我忽然就觉得教室里流动的已经是秋风了,那种“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196] 的秋风。还有一次,就是这首《鬲溪梅令》。我觉得笛声从一面湖水上平行掠过,没有太大的起伏,但有种清冽,甚至森然的感觉——虽然这是一首关于春天的曲子。

鬲溪梅令 [197]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水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听过这首曲子再来看这首词,可以想象春天过去时,一个人走在西湖边的感觉。它既不是春来的欣喜,也不是秋天的衰飒,好像所有的东西都还很好,花还在,草还在,鸟鸣似乎比初春的时候还要热烈。可是,就在这种漫天漫湖的绿意之中有一种空洞。这种空洞的感觉,就是这首词结束时的“翠禽啼一春”。仿佛人已经走空了,但是翠鸟还在,在山野之间、在回声之中持久啼叫,然而并没有人听见它,回应它的叫声。

姜夔的词常常写得非常隐约、含糊,这首词的上阕看起来就是扣着词牌在写。其实写词时,词意不需要和词牌的字面意思一致,但姜夔取了题目里面的意象“梅”来写。“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殢”是“怜惜”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好花总是不到怜香惜玉的人之手,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恰恰并不给那些值得拥有它的人。姜夔的写法是每一句都把意思讲一个头,然后不讲下去,停留在那个地方。当你还在期待感慨的完成时,他说了一句无关的“浪粼粼”,就把自己的感慨压住,将目光投注到西湖之上。

如果分析这两句话的聚焦,当姜夔说“好花”时,目光是聚焦在一枝梅花上。但当他把感慨压下,说“浪粼粼”时,目光却没有聚焦。他在看,但不知在看什么,他在等待,但不知在等待什么。所以,这不是对一处湖波、一片湖面的描述,而是对那空泛之波给予的空泛之词。在诗歌中,有时候空泛之词可以表达极其沉痛的心情,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辛弃疾的“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98] 。就像“天凉好个秋”回避了对真正人生沧桑的叙写,“浪粼粼”也回避了对“好花不与殢香人”的惋惜和追问。

接着,姜夔说“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这句写得真的是非常好。恰巧前几天杭州作家宋乐天拍了一些西湖的照片。西湖在春最盛又将去时,颜色是纯正的绿,完全褪去了初春绿意中的淡黄色调,通透而深邃,就像水头十足的翡翠。宋乐天在她的照片下注了一句话,大意是“当我的镜头看出去的西湖形成这样的绿的时候,我就知道春天过去了”。“春风归去绿成阴”是一句中性的话,既有收获,又有失落。很多美好的东西都在极盛的时候过去了,或者说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后者或许也不错,可终究是以失去前者为代价的。这就像杜牧《叹花》里的“绿叶成阴子满枝” [199] ,子满枝的丰收自是好事,但那初春的芳菲已永远失去。

如果说“好花不与殢香人”是失落的遗憾,“春风归去绿成阴”就是覆盖的遗憾。失去一件东西时,如果还拥有对它的伤感和记忆,就可以当作曾经拥有的证据。但覆盖是更彻底的失去,连曾经拥有与曾经失去的痕迹都不复存在。自然界勃发更新的力量常常抹去人类伤心的记忆,中国诗歌尤其善于写这种感觉,所以不管是诗经中的“麦秀黍离之悲” [200] 还是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01] ,以至于民国时代最优秀的电影之一《小城之春》,都用草木丰茂的视觉印象表达人类悲欢在无情的自然时间面前被逐渐掩盖、逐渐损耗。我写过一首名叫《冬》的诗,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

我们将不会见证最后一片叶子落下

为它埋葬而唱起挽歌的只有是春天

窗前长久的伫立将暮色送入雪野

岁时已过,梦与欲念,河流与山川

在新的生命事件和新的欢乐中,在春风归去、西湖变得像翡翠一样绿的时候,我们还能够记起曾经在这里开放和凋落的梅花吗?姜夔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所以,他说“玉钿何处寻”。

钿是古代女子贴在额头上的花饰,玉钿就是把玉削成薄片做成的一种花饰。南朝宋武帝时代的寿阳公主十分美丽,春天,她在含章殿的梅树下不知不觉睡着了。梅花落下,花瓣轻轻地掉在她的额头上。公主醒后,侍女们发现这朵梅花既擦不掉又吹不走。三天后,她洗脸时才把花瓣洗掉,但梅花的印记已经融进她的容貌之美。

这朵梅花衰落的时候偶然掉在年轻的寿阳公主额头上。衰落与青春的联系,不知不觉中带来了一种奇异的美。宫女们很羡慕这种美,所以她们用其他东西做成梅花形的花饰贴在额头上,创造出著名的“落梅妆”。这种妆没有说要用玉片来做,但白玉半透明的质地、微凉的触感更接近于传说中描述的初春落梅时的感觉,这就是“玉钿”的来历。

在寿阳公主的故事里,花的美和人的美、梅花和公主的脸庞、梅花凋落的时节和公主盛放的时节,这些画面都叠在一起。再加上这首词的背景,某个冬天,姜夔从无锡坐船到杭州,在西湖边看到一株梅花,随即在清冷的寒意中对着即将凋落的梅花出神,看到它掉落在寿阳公主的额头上,看到花瓣枯萎,看到寿阳公主本人也湮没在历史的黑夜里,不再有关于她日后命运的记载。他的眼里,梅花的凋落和女子面容的消逝融为一体。所以,当姜夔问出“玉钿何处寻”时,很难说到底是初春的梅花何处寻,还是说那个女子何处寻。读到此处,感受会渐渐明晰,觉得大概姜夔在讲西湖春天的绿色,讲“好花不与殢香人”的伤感,也许不完全是讲梅花,更是讲一个人。

姜夔的这种写法,真的是吞吞吐吐、欲说还休,但也有独特的美。这就像江海虽然有力量,但山谷溪流中那些被山石阻挡的地方,旋涡的力量并不比江海更小。姜夔并不博大,可他用这样一种吞吐含情的方式,很好地触动人的内心。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